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生法、滅法 vs 剎那生、滅

隨佛禪師
選錄自 《原始佛法與佛教之流變》© 2010

一、云何是生、滅法

生、滅法的說法,在佛教界是多數學人都聽過的講法,最讓人耳熟能詳的說法,是記載在《大般涅槃經》1卷下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是 釋迦佛陀在入滅前,提醒弟子們的教導。

甚麼是生、滅法?根據《相應阿含》的說法,色、受、想、行、識等五陰是生法、滅法。見《相應阿含》256經:

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又問:何所知?謂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色無常,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知;識(無常),識無常如實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知。」

除此以外,在《相應阿含》與《相應部》的說法中,色、受、想、行、識等五陰的生法、滅法,也說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陰的集法、滅法。見《相應阿含》103經、《相應部》『蘊相應』89經:

《相應阿含》103經:「於五受陰,增進思惟,觀察生、滅: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於五受陰如是觀生、滅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實正觀。」

《相應部》22.89經:「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謂:]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彼若於此五取蘊觀生、滅而住者,隨伴五取蘊之我慢、我欲、我隨眠之未斷者,達永斷。」

色、受、想、行、識等五陰的集法、滅法,說的是甚麼呢?五陰的集法、滅法,即是指「十二因緣的集法、滅法」。見《相應部》『因緣相應』21經:

《相應部》『因緣相應』12.21:「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滅如是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如是如是,識之集如是如是,識之滅如是如是。……即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如是此是全苦蘊之集。依無明之無餘,依離貪滅乃行滅,依行滅乃識滅……如是此為全苦蘊之滅。」

如實知「五陰集法、滅法」(「五陰生法、滅法」),即得明、斷無明,而不如實知「五陰集法、滅法」,即是無明。見《相應部》『蘊相應』126經:

「此處有無聞之凡夫,於色有集法,不如實知色乃有集法。於色有滅法,不如實知色乃有滅法。於色有集、滅法,不如實知色乃有集、滅法。於受……;想……;行……;識……。比丘!說此為無明,如是為無明人。……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有色集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法。有色滅法者,如實知有色滅法。有色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滅法。有受集法者…乃至…有想集法者…乃至…有行集法者…乃至…有識集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法。有識滅法者,如實知有識滅法。有識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滅法。比丘!說此為明,如是為明人。」

如實知「五陰集法、滅法」,或說如實知「十二因緣的集法、滅法」,得明、斷無明,是修證的第一步。見《相應部》『預流相應』28經、《相應阿含》846-2經:

《相應部》55.28經:「聖弟子當止息五種怖畏、怨讎,成就四種預流,以慧善觀聖理,善通達時,若心欲者,則自得記別,而曰:「於我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趣滅盡、惡生、惡趣、墮處滅盡,而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慧善觀聖理,善通達之耶?……謂:緣無明生行,緣行生識,……緣生生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為一切苦蘊之集起。又:無明無餘離滅故行滅,……生滅故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此為一切苦蘊之滅。」

《相應阿含》846-2經:「若比丘於五恐怖、怨對休息,三事決定不生疑惑,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謂十二支緣起如實知見。如所說: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聖弟子如實知見。」

當年舍利弗入道的因緣,是聽阿說示尊者轉說 釋迦佛陀的教法時,說出的法偈。據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2『出家事』的記載,當五比丘得度後不久,舍利弗3Sāriputta(又稱為鄔波底沙、優波提舍)、目犍連Mahā-Moggallāna(又譯為俱哩多)聽聞五比丘之一的馬勝Assaji(又稱阿說示)比丘,轉達佛陀教誨說「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而得見法、得法眼,明見:「凡有集法者,皆有此滅法」4,進而慕道出家於世尊的僧團。

二、如實知生、滅法,建立無常想、無我想

佛陀教導的禪觀方法及次第,是根據如實知「五陰集法、滅法」(如實知「十二因緣法」),才能斷「常見」、「我見」。見《相應部》『蘊相應』102經、『因緣相應』20經、《相應阿含》296經:

《相應部》22.102經:「諸比丘!如何修習無常想?如何多修習者,永盡一切欲貪…乃至…永斷一切我慢耶?此是色,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滅,此是受……想……行……識之集,此是識之滅。諸比丘!如是修習無常想。如是多習者,永盡一切欲貪,永盡一切色貪,永盡有貪,永盡一切無明,永斷一切我慢。」

《相應部》12.20經:「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諸比丘!緣有而有生。諸比丘!緣取而有有。諸比丘!緣愛而有取。諸比丘!緣受而有愛。諸比丘!緣觸而有受。諸比丘!緣六處而有觸。諸比丘!緣名色而有六處。諸比丘!緣識而有名色。諸比丘!緣行而有識。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諸比丘!何為緣生之法耶?諸比丘!老死是緣生、無常、有為、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生是緣生、無常、有為、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無明是緣生、無常、有為、滅盡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此等謂之緣生法。」

《相應阿含》296經:「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智善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常見」、「我見」,都是妄見、妄想。若是斷「常見」、「我見」,也就成為「無常想」、「無我想」了,或者是說:無「常想」、無「我想」。

三、觀五陰生、滅法

如實觀五陰的生、滅法,也就是如實觀五陰的集、滅法,修學方法是從「觀六觸入處集法、滅法」入手,這一禪觀法又稱為「如實觀世間集法、滅法」。見大正藏《相應阿含》68,1307, 230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94經、『六入相應』68,107經:

《相應阿含》68經:「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如是緣耳……。鼻……。舌……。身……。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相應阿含》1307經:「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是名世間。」

《相應部》22.94經:「諸比丘!色是世間之世間法。如來現等覺現觀於此,而說現等覺現觀、示教、立說、開顯、分別、顯發。……受是世間之世間法……想是世間之世間法……行是世間之世間法……識是世間之世間法。如來現等覺現觀於此,而說現等覺現觀、示教、立說、開顯、分別、顯發。」

《相應阿含》230經:「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佛告三彌離提:「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三彌離提!若無彼眼,無色,無眼識,無眼觸,無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無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者,則無世間,亦不施設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滅則觸滅,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故。」

《相應部》35.68經:「大德!世間、所稱世間者,如何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耶?三彌離提!凡有眼,有色,以眼識所識知之法,則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則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三彌離提!凡無眼,無色,無眼識,無眼識所識知之法,則無世間或世間之名義。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則無世間或世間之名義。」

《相應部》35.107經:「諸比丘!以何為世間之生起耶?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生愛,依愛之緣而取,依取之緣而有,依有之緣而生,依生之緣而有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此即世間之生起。以耳與聲為緣……以鼻與香為緣……以舌與味為緣……以身與觸為緣……以意與法為緣……依生之緣而有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此即世間之生起。」

「觀六觸入處集法、滅法」,正是「如實觀五陰的集、滅法」的實踐禪法,也正是「觀十二因緣集法、滅法」的禪法。修習這一禪法, 佛陀讚許是「梵行之初」。如果不修習此一禪觀,離佛陀的法與律,猷如虛空與地。見《相應部》『因緣相應』45經、『六入相應』73經;《相應阿含》209經:

《相應部》12.45經:「世尊,獨自宴坐,而宜說此法門曰:依於眼與色生眼識,三之和合乃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如是乃此全苦蘊之集。依耳與聲……依鼻與香……依舌與味……依身與觸……依於意與法而生意識,三之和合乃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如是乃此全苦蘊之集。依眼與色生意識,三之和合乃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依彼愛之無餘、離貪、滅而有取滅,依取滅而有有滅……。如是,此乃全苦蘊之滅。……比丘!汝應受持此法門。比丘!汝應善知此法門。比丘!具足此法門之義,是乃梵行之初。」

《相應阿含》209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相應部》35.73經:「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則彼尚未果其梵行,離此法、律猶遠。」

四、云何是滅法與滅

在佛陀的教導中,「五陰是集法,五陰也是滅法」,說的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陰,既是因緣生的緣生法,當然也必是「因緣滅則滅的緣滅法」,謂:「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因此,凡是緣生之法,也必是「緣滅則滅之法」。譬如:賴水活命的魚,也必是無水即死的魚,謂:此魚有水則生,此魚亦離水則死。所以,「五陰是集法,五陰也是滅法」。見《相應部》『諦相應』11經、『蘊相應』21經;《相應阿含》260經:

《相應部》56.11經:「具壽憍陳如生遠塵離垢之法眼:『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

《相應部》22.21經:「大德!曾說於滅,滅。大德!如何法之滅故而說滅耶?阿難!色是緣起所生,無常、有為,為盡法、壞法、離法、滅法者。彼之滅故說是滅。受……。想……。行……。識……。」

《相應阿含》260經:「阿難!所謂滅者,云何為滅耶?誰有此滅?阿難言:『舍利弗!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云何為五?所謂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如是受、想、行、識,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相應阿含》260經中「本行所作,本所思願」的經文,原來應當是如同《相應部》『蘊相應』21經說的「緣起所生」或「緣生之法」,但是因為譯經師求那跋陀羅宗仰「唯心」思想,故自行依照「唯心」思惟而修改為「本行所作,本所思願」的經句。這句文辭不是說一切有部的誦本形式,是譯經師的自行修改。

依據此經的經文,我們可以得知「五陰已滅」才說是「滅」,所以「滅法」不是指「滅」。「五陰是滅法」,說的是正見「五陰如何滅盡」(或說是「老病死如何滅盡」),絕對不是「見到五陰已滅盡的涅槃」。
因此,佛陀教導弟子需「如實觀五陰的生、滅法」,也就是「如實觀五陰的集、滅法」,說的是從「六觸入處」,如實觀集法、滅法,這是「如實觀察十二因緣」的禪觀法。

五、觀察剎那生、剎那滅的訛誤

然而,許多學人分不清楚「滅法」與「滅」的差異,不知「滅法」是「緣滅則滅之法」,也是「緣生法如何滅盡」的說法,不是指「緣生法已經滅盡不起」的「滅」。
因此,後世的學人誤將「生法」當作是「已生」,又誤以為「滅法」是「已滅」。如此一來,「如實觀五陰的生、滅法」,原是從「六觸入處」入手,如實觀「十二因緣集法、滅法」的禪觀法,被誤解是「觀察五陰的已生、已滅」了。

可是,懷著這種誤解的學人,卻沒想明白觀察「五陰的已生、已滅」的交替,是純屬不可能的事。因為「未生」則何有「生」可觀,如何觀察「生」?所以只能觀察「已生」!又「未滅則何有「滅」可觀」?若是「已滅」,又如何觀察「已滅」而無有的「滅」?

雖然「未生」則無從觀察「生」,而「已滅」必是無從觀察「滅」,「未生」與「已滅」都無可觀察,但是不明白甚麼才是「如實觀五陰的生、滅法」的學人,依然堅定的相信「觀五陰的生、滅法」,即是「觀察五陰的已生、已滅」。

如此一來,「已生」是現前的事實,「已滅」卻是無從觀察。試問:學人如何觀察「生」與「滅」?有趣的事,是學人將「緣生」的現前事實,在「緣生則無常」的觀察中,也就是面對「在影響中發生,同時在影響中改變」的現前事實時,想像「在影響中改變」的過程中,發生了「滅而續生」的事。因此,這種面對「在影響中發生,同時在影響中改變」時,經由「想像」而認為發生「滅而續生」,將「在影響中改變」的現實,誤以為是一種「剎那生、剎那滅」的相續過程。

「剎那(巴khaṇa)」指極短的時間,是出自後世部派佛教的新用語。在後世的《起世經》卷第十5:「諸比丘!六十剎那,名一羅婆;三十羅婆,名牟休多。」《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6︰「剎那者!時之極促名也。」《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三十三7:「時之極促,故名剎那。」承續部派佛教的「剎那」部義,後起的大乘《仁王護國般若經》云8︰「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懷抱「剎那生、滅相續」想法的學人,在實際的禪觀經驗中,只有實際經驗到「生的改變」,而無法實際的經驗到「滅」。但是這些學人又強烈、固執的「想像」有著極為快速的「剎那滅」,交錯的發生在「生的改變」的過程中。因此,經由妄見與想像,這些學人認為現實是一種「剎那生、剎那滅」的相續過程,卻不知他們實際面對的是「緣生法在影響中發生、改變」的過程,只因為他們加入了「滅而續生」的想像,才會自以為現實是「剎那生、剎那滅」的相續過程。

在此之下,部派佛教的學人,對於「觀察生、滅法」、建立「無常想」,即曲解、改變成「剎那生、剎那滅,生、滅相續」的無常觀了。
然而,佛法的基本教法是「諸法依因緣生而生,諸法依因緣滅而滅」,這才是正確的生法、滅法。如是之下,部派見解下的「剎那滅」,是「滅」必當是「依因緣已滅而滅盡」,否則即為異說了。那麼試問:若是「剎那滅,而接續的剎那生」,如是因緣既已先滅於前一剎那,又依何因緣而得剎那續生於後?若「已滅」又得續生於後,「生」豈非「無因生」?又續生之因緣如依其他因緣而起,則成為與前因緣無關之業報,如是前、後因緣業報的連貫性如何成立?部派佛教時代的分別說部,為了解釋「剎那滅」之後,如何賴之續生於後的疑問,才發展出「有分識」的部派義解,目的是在「剎那生、剎那滅」的教說下,作為合理解說如何貫串前生與續生的載體。

部派佛教某些部派提倡「剎那生、剎那滅」的教說,這些部派為了合理解釋三世因緣業報的連貫性,所以分別說部別立了「有分識」,大眾部則別說「根本識」,這是作為貫串三世因緣的承載與業報肇始處。當然,這些新說部義不是出自佛說,並且後來輾轉的改變、發展為大乘教說的「阿賴耶識」。

關於「剎那生、剎那滅」的教說,在部派佛教時代不是所有部派都同意這種新教說,許多的部派是持反對的立場。見世友《十八部論》9

彼迦葉惟部根本見者,有斷法、斷知,無有不斷法而斷知;業熟而受報,不熟不受報;有過去因果,無有未來因果;有一切法剎那,有覺法有報。」

世友《十八部論》的另一譯本,由唐朝玄奘翻譯的《異部宗輪論》,提說部派各部的教義時,說到分別說系的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之本宗同義,還有分化自受分別說部影響之說一切有部系的犢子部本宗同義,都有說到「一切行皆剎那滅」、「有剎那滅」,可見「剎那生、剎那滅」,主要出自分別說部系的共說。

例如:分別說系各部的主張,化地部主張「一切行皆剎那滅」10,法藏部主張「餘義多同大眾部執」11,飲光部主張「一切行皆剎那滅」12。受分別說部影響之說一切有部之本宗同義有「說一切行皆剎那滅」13,犢子部(此部分成法上部、賢乘部、正量弟子部、密林住部)之本宗同義有「一切有為法剎那剎那滅」、「有剎那滅」14。另在大眾系部系的部義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四部本宗同義,謂四部同說,都有說到「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以一剎那現觀邊智」15,有「一剎那」之說。大眾系的多聞部16,除了如來出世五音及大天五事外,其他主張也多與說一切有部相同。可見剎那、剎那的分別、差異,還有剎那生與剎那滅,也是大眾部的共說。

如是可知,將「觀察五陰的生法、滅法」的禪法,誤以為是「觀察剎那生、剎那滅」,並且誤以為這是確立「無常想」的入手處,是部派佛教時代,受到分別說部系影響的許多部派所接受。當中為了合理解釋三世因緣業報的連貫性,分別說部立了「有分識」,大眾部則說出「根本識」,而說一切有部則不立剎那生、滅當中的主體,別說三世諸法分別是在三世生與滅,所以說出「三世實有」的主張。這些新說法的出現,都是受到剎那不住、生滅相續的妄見所影響,才發展出來的部派部義。

  • 1. 見《大般涅槃經》卷下:參大正藏T1 p.204.3-23~24
  • 2. 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第二:參大正藏 T23 p.1027.2-13〜p.1027.3-18
    「馬勝答言:我之大師,是釋迦種,沙門喬答摩,今證無上正等菩提。……爾時鄔波底沙告言:具壽!願與我說,令我得聞。……爾時馬勝便以伽他(偈頌),而告之曰:『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說是頌已,時鄔波底沙即便離垢,證得法眼。法中之眼,得見法已,心無疑惑,情無畏懼。忽便起立,恭敬合掌,作如是言:此是我師,此是正法,住此法者,更不墜墮,是無憂處。……時鄔波底沙聞是語已……便即往詣俱哩多處……時鄔波底沙復為重說:『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說是法已,時俱哩多便得離垢,證得法眼,法中之眼。……作如是言,此是正法,若住此者,不墮落處。我從無量俱胝劫來,未聞此法。時俱哩多告鄔波底沙曰:「大師世尊今在何處?答曰:在王舍城羯蘭鐸迦池側。聞是語已,又告鄔波底沙:今宜共往,於彼出家,修行梵行。」
    參Pāli Vinaya Vol. I, p.41〜42
  • 3. 舍利弗的母親,為摩揭陀國王舍城婆羅門論師摩陀羅之女,以眼似舍利鳥,乃名舍利;故「舍利弗Sāriputta」一詞,語意即「舍利之子」之謂。又,別名憂波提舍、優婆室沙、鄔波底沙、優波替,此係從其父提舍(Tiṣya)之名而得,指稱「提舍之子」。
  • 4. 見《銅鍱律》『大品』『大犍度』第二十三〜二十四:參南傳大藏《律藏三》p.55-5〜p.58-11
  • 5. 見《起世經》卷第十:參大正藏T1 p.359.2-22~24
  • 6. 見《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參大正藏T54 p.435.3-8
  • 7. 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三十三:參大正藏T29 p.533.2-10
  • 8. 見《仁王護國般若經》卷上:參大正藏T8 p.835.3-15~16
  • 9. 見世友《十八部論》一卷:參大正藏 T49 p.19.3-7~10
  • 10. 見《異部宗輪論》一卷:參大正藏 第49冊 p.16.3-26 ~ p.17.1-15
    「其化地部本宗同義:謂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觀四聖諦一時現觀,見苦諦時能見諸諦,要已見者能如是見;隨眠非心亦非心所,亦無所入;眠與纏異,隨眠自性心不相應,纏自性心相應;異生不斷欲貪、瞋恚;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五識有染亦有離染。……若非有因預流有退,諸阿羅漢定無退者;……入胎為初,命終為後;……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此等是彼本宗同義」
  • 11. 見《異部宗輪論》一卷:參大正藏 第49冊 p.17.1-23 ~ 27
    「其法藏部本宗同義:謂佛雖在僧中所攝,然別施佛果大非僧,於窣堵波興供養業獲廣大果;佛與二乘解脫雖一,而聖道異;無諸外道能得五通;阿羅漢身皆是無漏;餘義多同大眾部執。」
  • 12. 見《異部宗輪論》一卷:參大正藏 第49冊 p.17.1-27 ~ p.17.1-2
    「其飲光部本宗同義,謂若法已斷、已遍知則無,未斷、未遍知則有。若業果已熟則無,未熟則有。有諸行以過去為因,無諸行以未來為因。一切行皆剎那滅,諸有學法有異熟果,餘義多同法藏部執。」
  • 13. 見《異部宗輪論》一卷:參大正藏 第49冊 p.16.1-24 ~ p.16.3-3
    「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者:謂一切有部諸是有者,皆二所攝,一名,二色;過去、未來體亦實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及所通達;……四聖諦漸現觀;依空、無願二三摩地,欲界行入正性離生;……世第一法定不可退,預流者無退義,阿羅漢有退義;非諸阿羅漢皆得無生智;異生能斷欲貪瞋恚;有諸外道能得五通;……北俱盧洲無離染者,聖不生彼及無想天;………唯欲色界定有中有;……佛與二乘解脫無異,三乘聖道各有差別;佛慈悲等不緣有情,執有有情,不得解脫,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但有世俗補特伽羅,說有移轉。」
  • 14. 見《部執異論》一卷:參大正藏 第49冊 p.21.3-20 ~23;p.22.1-11 ~13
    「可住子部是執義本。……一切有為法剎那剎那滅。」
    「可住子部是執此義本,從本因一偈故,此部分成四部,謂法上部、賢乘部、正量弟子部、密林住部。」
    見《異部宗輪論》一卷:參大正藏 第49冊 p.16.3-14 ~18
    「有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亦有剎那滅,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
  • 15. 見《異部宗輪論》一卷:參大正藏 第49冊 p.15.2-25~26;15.3-4 ~13;p.17.1-15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謂四部同說。……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恒常隨轉,乃至般涅槃。……以一剎那現觀邊智,遍知四諦諸相差別。……色、無色界具六識身。」
  • 16. 見《異部宗輪論》一卷:參大正藏 第49冊 p.16.1-11 ~16
    「多聞部本宗同義:謂佛五音是出世教,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五涅槃寂靜,此五能引出離道故,如來餘音是世間教。有阿羅漢為餘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起,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