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3-1. 總說菩提道次第

3.古老經法共說的菩提道次第

3-1. 總說菩提道次第

關於 釋迦佛陀教導的菩提道修證次第,根據阿難系說一切有部傳誦的漢譯《相應阿含》(誤譯名《雜阿含》)296,287,379 經及分別說系錫蘭銅鍱部傳誦的《相應部》『因緣相應』第20,65 經、『聖諦相應』第11經中,都有同等的記載及說明。當年 佛陀初轉法輪時,向憍陳如等五比丘教導的說法來看, 佛陀是先正覺「因緣法、緣生法(十二因緣的集法)」,正見五陰是緣生,如是則能捨斷緣生法是「常、樂、我、淨」的「妄見」,所謂了知緣生法則無常、苦、非我亦非我所,再得以明見「當已正覺因緣、緣生,若能於緣生五陰離貪、斷愛,必能斷苦」,如此明見「十二因緣的滅法」,接著明見古仙人道的「八聖道」,成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其次,依據「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再次第的修學「出世間八聖道」滿足,正定成就,具足了「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行。當修學「出世間八聖道」滿足,正定已經成就,即完成了無明、貪欲、瞋恚的斷盡,成就解脫、解脫知見,具足「四聖諦第三轉、四行」的修證。如是次第修習成就正覺、離貪、慈悲喜捨、解脫、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完整的修證歷程就是「次第成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這一教導的修證次第,在說一切有部傳誦的《相應阿含》296,287,785,379 經,還有銅鍱部傳誦的《相應部》『因緣相應』第20,65 經、『聖諦相應』11 經、《中部》(117)『大四十法經Mahācattarisaka Sutta』,都是同樣的指出:

一、先見「十二因緣的集起(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成就正覺,正見無明、行……老病死等都是緣生法,斷除「恆常想」、「我想」、「眾生想」、「壽命想」、「忌諱吉慶想」等等妄見。見《相應阿含》296 經、《相應部》『因緣相應』第20 經。

《相應阿含》296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智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後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

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相應部》『因緣相應』20經: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二 世尊曰:「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緣起及緣生之法,汝等諦聽,當善思念,我則為說」。

彼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世尊曰:

三 「諸比丘!何為緣起耶?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是相依性。如來證於此,知於此。證於此、知於此,而予以教示宣佈,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

四 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諸比丘!緣有而有生。諸比丘!緣取而有有。諸比丘!緣愛而有取。諸比丘!緣受而有愛。諸比丘!緣觸而有受。諸比丘!緣六處而有觸。諸比丘!緣名色而有六處。諸比丘!緣識而有名色。諸比丘!緣行而有識。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相依性。如來證知。此已證知而予以教示宣佈,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

五 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諸比丘!於此有如不虛妄性、不異如性、相依性者,諸比丘!此謂之緣起。

六 諸比丘!何為緣生之法耶?諸比丘!老死是緣生、無常、有為(應譯有漏)、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

七 諸比丘!生是緣生、無常、有為、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

八 諸比丘!有是緣生、無常、有為、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

九~一六 諸比丘!取為……諸比丘!愛為……諸比丘!受為……諸比丘!觸是……諸比丘!六處是……諸比丘!名色是……諸比丘!識是……諸比丘!行是……

一七 諸比丘!無明是緣生、無常、有為、滅盡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此等謂之緣生法

一八 諸比丘!聖弟子對此緣起及緣生之法,以正慧如實善見故,彼憶起宿世,即:「我於過去世有耶?我於過去世無耶?何故於過去世有耶?於過去如何有耶?於過去世如何有耶?如何而有耶?」

一九 [彼聖弟子,]馳思未來:即:「我於未來世有耶?於未來世無耶?何故於未來世有耶?如何於未來世有耶?我於未來世何有?如何而有之耶?」

二0 [又聖弟子],於今之現世就已有惑。即:「有我耶?無我耶?何故有我耶?如何有我耶?此眾生來自何處耶?彼將赴何處耶?」不知其理。

二一 所以者何?諸比丘!聖弟子如實對此緣起及此等緣生之法,以正慧善見故。」

二、再進一步的正見「不知因緣、緣生者,即會對緣生法生貪愛」,如是則有生、老病死的集起。若是「已正覺因緣、緣生者,即正見緣生法則無常、苦,對緣生法離貪、斷愛」,如是則有生、老病死的滅盡。明白「凡集法者,悉皆有滅法」1,正知「十二因緣的滅法(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見《相應阿含》287經、《相應部》〈因緣相應〉65經。

《相應阿含》287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譬如有人遊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

《相應部》12.65經: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二 [爾時,世尊曰:]「諸比丘!昔我尚未得正覺,為(菩薩 2)時,曾作此念:「此世間實陷於苦惱,生而奔向衰、老、死而又將再生。然卻不知此老死苦之出離。實則如何得知此老死苦之出離耶?」

三 諸比丘!然則我作是念:「有何故有老死耶?緣何有老死耶?」

四 諸比丘!爾時,我依正思惟,依慧悟得生:「有生故有老死,緣生而有老死。」

五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有何故有生?……有有……有取……有愛……有受……有觸……有六處?……有名色耶?緣何而有名色耶?」

六 諸比丘!依正思惟,於我而生慧悟得:「有識故有名色,緣識而有名色。」

七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有何故有識?緣何有識耶?」

八 諸比丘!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有名色故有識,緣名色而有識。」

九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此識由此以還,無超進名色,於此限度,生而亦老,衰而至死將再生。即緣此名色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如是,此乃全苦蘊之集。

一0 諸比丘!「是集、是集」。我於尚未聞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一一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無何故無老死,因何之滅而有老死之滅耶?」

一二 諸比丘!爾時,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無生故無老死,因生之滅而有老死之滅。」

一三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無何故無生……無有……無取……無愛……無受……無觸……無六處……無名色,因何之滅而有名色之滅耶?」

一四 諸比丘!爾時,於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無識故無名色,因識之滅、而有名色之滅。」

一五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無何故無識,因何之滅,而有識之滅耶?」

一六 諸比丘!爾時,於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無名色故無識,因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

一七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我依此道乃達菩提。即:由名色之滅,而有識滅。由識之滅,而有名色滅。由名色之滅,而有六處滅。由六處之滅,而有觸滅。……」如是,此乃全苦蘊之滅。

一八 諸比丘!「是滅、是滅」,我於尚未聞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一九 諸比丘!譬如有人、徘徊阿蘭若林,發現古人通行之古道、古徑,彼則追隨其道,隨其道而行。發見古人止住之古城、古都,其園林亦具足。具足美麗有堤之蓮池。

二0 諸比丘!爾時,彼人向王或王之大臣報曰:「尊者,當知我徘徊阿蘭若林,發見古人通行之古道、古徑,追隨其道,隨其道而行。發見古人止住之古城、古都,園林亦具足,具足美麗有堤之蓮池。尊者!宜於其城予修築。」

二一 諸比丘!爾時,王或王之大臣,修築其城邑,其城邑後來繁榮,眾人熾盛,增上發展。諸比丘!同此,我發見過去正覺者通行之古道、古徑。

二二 諸比丘!過去諸佛所通行之古道,古徑者何耶?即此八支聖道。即:正見……正定。諸比丘!此乃過去正等覺者通行之古道、古徑。追隨其道,隨其道而行,則知老死,知3老死之集,知老死之滅,知趣滅老死之道跡。

二三~三一 追隨其道,隨其道以行,知生……知有……知取……知愛……知受……知觸……知六處……知名色……知識……

三二 追隨其道,隨其道以行,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滅、知趣行滅之道跡。

三三 知此,我以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比丘!如是梵行繁榮、增廣,示知眾多人等,予增大,依人天而善說示。」

此時,學人已經如實知「五陰集法、滅法」,得明、斷無明4。見《相應部》〈因緣相應〉21經、〈蘊相應〉126經;《相應阿含》256經。

《相應部》〈因緣相應〉21經: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二 世尊宣曰:「諸比丘!如來具足十力,具足四無所畏,示知牛王之事,於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濟度眾生。[所謂]: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滅如是如是;受如是如是,受之集如是如是,受之滅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想之集如是如是,想之滅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行之集如是如是,行之滅如是如是;識如是如是,識之集如是如是,識之滅如是如是。此有時即彼有,此生時即彼生。此無時即彼無,此滅時即彼滅。

即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如是此是全苦蘊之集

依無明之無餘,依離貪滅乃行滅,依行滅乃識滅……如是此為全苦蘊之滅。」

《相應部》22.126經:

一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二 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詣而…乃至…

三 坐於一面而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無明,說無明者。大德!何為無明?如何為無明人耶?」

四 「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於色有集法,不如實知5色乃有集法。於色有滅法,不如實知色乃有滅法。於色有集滅法,不如實知色乃有集滅法。

五 於受有集法,不如實知受乃有集法。於受有滅法,不如實知受乃有滅法。於受有集滅法,不如實知受乃有集滅法。

六 想有集法…乃至…

七 於行有集法,不如實知行乃有集法。於行有滅法,不如實知行乃有滅法。於行有集滅法,不如實知行乃有集滅法。

八 於識有集法,不如實知識乃有集法。於識有滅法,不如實知識乃有滅法。於識有集滅法,不如實知識乃有集滅法。

九 比丘!說此為無明,如是為無明人。」

一0 如是說已,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明,說明者。大德!何者為明?何者為明人耶?」

一一 「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有色集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法。有色滅法者,如實知有色滅法。有色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滅法

一二 有受集法者…乃至…

一三 有想集法者…乃至…

一四 有行集法者…乃至…

一五 有識集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法。有識滅法者,如實知有識滅法。有識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滅法

一六 比丘!說此為明,如是為明人。」

《相應阿含》256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如」?「謂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6;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不如;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如(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不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又問:「何所知」?「謂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色無常,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三、當正見「十二因緣的集法與滅法(見老病死如何起與如何滅,此時修行者還未解脫,老病死也還未滅)」,接著得見「能對緣生法離貪、斷愛」,就是解脫生、老病死的古仙人道,這一離貪、滅苦的古仙人道就是八正道。此時,已經明見老病死苦、老病死苦的集法、老病死苦的滅法、老病死苦滅盡的正道,已經成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成就了「慧根」及「信根」7。見《相應阿含》287,655經、《相應部》〈因緣相應〉65經、〈根相應〉52經:

《相應阿含》287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譬如有人遊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

《相應部》12.65經: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二 [爾時,世尊曰:]「諸比丘!昔我尚未得正覺,為(菩薩 8)時,曾作此念:「此世間實陷於苦惱,生而奔向衰、老、死而又將再生。然卻不知此老死苦之出離。實則如何得知此老死苦之出離耶?」

三 諸比丘!然則我作是念:「有何故有老死耶?緣何有老死耶?」

四 諸比丘!爾時,我依正思惟,依慧悟得生:「有生故有老死,緣生而有老死。」

五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有何故有生?……有有……有取……有愛……有受……有觸……有六處?……有名色耶?緣何而有名色耶?」

六 諸比丘!依正思惟,於我而生慧悟得:「有識故有名色,緣識而有名色。」

七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有何故有識?緣何有識耶?」

八 諸比丘!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有名色故有識,緣名色而有識。」

九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此識由此以還,無超進名色,於此限度,生而亦老,衰而至死將再生。即緣此名色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如是,此乃全苦蘊之集。

一0 諸比丘!「是集、是集」。我於尚未聞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一一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無何故無老死,因何之滅而有老死之滅耶?」

一二 諸比丘!爾時,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無生故無老死,因生之滅而有老死之滅。」

一三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無何故無生……無有……無取……無愛……無受……無觸……無六處……無名色,因何之滅而有名色之滅耶?」

一四 諸比丘!爾時,於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無識故無名色,因識之滅、而有名色之滅。」

一五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無何故無識,因何之滅,而有識之滅耶?」

一六 諸比丘!爾時,於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無名色故無識,因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

一七 諸比丘!時我作是念:「我依此道乃達菩提。即:由名色之滅,而有識滅。由識之滅,而有名色滅。由名色之滅,而有六處滅。由六處之滅,而有觸滅。……」如是,此乃全苦蘊之滅。

一八 諸比丘!「是滅、是滅」,我於尚未聞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一九 諸比丘!譬如有人、徘徊阿蘭若林,發現古人通行之古道、古徑,彼則追隨其道,隨其道而行。發見古人止住之古城、古都,其園林亦具足。具足美麗有堤之蓮池。

二0 諸比丘!爾時,彼人向王或王之大臣報曰:「尊者,當知我徘徊阿蘭若林,發見古人通行之古道、古徑,追隨其道,隨其道而行。發見古人止住之古城、古都,園林亦具足,具足美麗有堤之蓮池。尊者!宜於其城予修築。」

二一 諸比丘!爾時,王或王之大臣,修築其城邑,其城邑後來繁榮,眾人熾盛,增上發展。諸比丘!同此,我發見過去正覺者通行之古道、古徑。

二二 諸比丘!過去諸佛所通行之古道,古徑者何耶?即此八支聖道。即:正見……正定。諸比丘!此乃過去正等覺者通行之古道、古徑。追隨其道,隨其道而行,則知老死,知9老死之集,知老死之滅,知趣滅老死之道跡

二三~三一 追隨其道,隨其道以行,知生……知有……知取……知愛……知受……知觸……知六處……知名色……知識……

三二 追隨其道,隨其道以行,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滅、知趣行滅之道跡

三三 知此,我以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比丘!如是梵行繁榮、增廣,示知眾多人等,予增大,依人天而善說示。」

《相應阿含》655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此諸功德,一切皆是慧為其首,以攝持故。」

《相應部》48.52經: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末羅國一名鬱鞞羅劫波之末羅村。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乃至…

三 「諸比丘!於聖弟子,若尚未生聖智者,則無四根之等住,無四根之安住。諸比丘!於聖弟子,若已生聖智,則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

四 諸比丘!譬如於重閣,尚未建屋頂,則無重簷之等住,無重簷之安住。諸比丘!於重閣若已建屋頂,則有重簷之等住,有重簷之安住。諸比丘!如是於聖弟子,若聖智尚未生,則無四根之等住,無四根之安住。諸比丘!於聖弟子,若聖智已生,則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為四根耶?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是。五諸比丘!聖弟子若有慧,則隨信等而住,隨精進等而住,隨念等而住,隨定等而住。」

四、當已經明見老病死苦、老病死苦的集法、老病死苦的滅法、老病死苦滅盡的正道,成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後,即能依據「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也就是具足「慧根(四聖諦如實知)」,攝導精進修行的「精進根」、「念根」、「定根」10,也正是修習離貪、斷愛之出世間八正道,這就是「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證。見《相應阿含》785經(《中部》(117)〈大四十法經〉)。

《相應阿含》785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志?謂正志有二種: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志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語?正語有二種:有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語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名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業?正業有二種:有正業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離殺、盜、婬,是名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命?正命有二種: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如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方便?正方便有二種:有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念?正念有二種: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五、當依「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攝導出世間八正道的修行,次第的修行成就出世間正定,具足五根。當完成「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證後,即已經完成愚癡、貪欲、瞋恚的斷盡,成就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得自作證:「自知不受後有」。

這正是「四聖諦第三轉、四行」的成就,得成就正覺、離貪、解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一修證次第,在說一切有部《相應阿含》、銅鍱部《相應部》,都是清楚、同等的說法。見《相應阿含》749,379經;《相應部》〈聖道相應〉1經、〈聖諦相應〉11經:

《相應阿含》749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生已,隨生邪見。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相應部》45.1經:

「諸比丘!以明為前,因生善法,隨生慚愧。諸比丘!隨明於有智者則生正見,有正見則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則生正語,有正語則生正業,有正業則生正命,有正命則生正精進,有正精進則生正念,有正念則生正定。」

《相應阿含》379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己知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世尊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憍陳如白佛:「已知,世尊」!復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拘鄰白佛:「已知,善逝」!尊者拘鄰已知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鄰。

尊者阿若拘鄰知法已,地神舉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所未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愍世間,以義饒益,利安天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地神唱已,聞虛空神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炎魔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展轉傳唱,須臾之間,聞于梵身天、梵天乘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世間聞法未所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以義饒益諸天世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轉法輪,是故此經名轉法輪經。

《相應部》56.11經: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園。

二 於此處,世尊言五比丘曰:「諸比丘!出家者不可親近於二邊。以何為二邊耶?

三 (一)於諸欲以愛欲貪著為事者,乃下劣、卑賤、凡夫之所行、非聖賢,乃無義相應。(二)以自之煩苦為事者,為苦,非聖賢,乃無義相應。諸比丘!如來捨此二邊,以中道現等覺。此為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四 諸比丘!云何乃能如來於中道現等覺,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耶?乃八支聖道是。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諸比丘!此乃如來所現等覺之中道,此乃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五 諸比丘!苦聖諦者,即是此,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憂惱苦、遇怨憎者苦、與所愛者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說為五取蘊苦。

六 諸比丘!苦集諦者,即是此,謂:後有起、喜貪俱行、隨處歡喜之渴愛,謂:欲愛、有愛、無有愛是。

七 諸比丘!苦滅聖諦者,即是此,謂:於此渴愛無餘、離滅、棄捨、定棄、解脫而無執著。

八 諸比丘!順苦滅道聖諦者,即是此,所謂八支聖道是。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

九 諸比丘!苦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應對此苦聖諦徧知…乃至…已徧知,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一0 諸比丘!苦集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集聖諦應斷…乃至…已斷,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一一 諸比丘!苦滅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滅聖諦應現證…乃至…已現證,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一二 諸比丘!順苦滅道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順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乃至…已修習,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一三 諸比丘!我於四聖諦以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尚未達悉皆清淨時,諸比丘!我於天、魔、梵世、沙門、婆羅門、人、天眾生中,不被稱之為無上正等覺之現等覺。

一四 諸比丘!然而我於此四聖諦,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已達悉皆清淨故,諸比丘!我於天、魔、梵世、沙門、婆羅門、人、天眾生中,稱之為無上正等覺之現等覺。又,我智生與見,我心解脫不動,此為我最後之生,再不受後有

一五 世尊如是說示已,五比丘歡喜、信受於世尊之所說。又說示此教時,具壽憍陳如生遠塵離垢之法眼:「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

一六 世尊轉如是法輪時,地居之諸天發聲言曰:「世尊如是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一七 聞得地居諸天之聲之四大天王諸天,發聲言曰:「世尊如是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一八 聞得四大天王諸天聲之忉利諸天……焰摩諸天……兜率諸天……化樂諸天……他化自在諸天……梵身諸天發聲言曰:「世尊如是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任何者,皆不能覆。」

一九 如是於其剎那,其頃刻,其須央之間,乃至止於梵世之聲已達。又,此十千世界涌震動,示現於無量廣大光明之世間,超越諸天之天威力。

二0 時,世尊稱讚而曰:「憍陳如悟矣,憍陳如悟矣!」自此即名具壽憍陳如,稱為阿若憍陳如。

  • 1. 見南傳《相應部》〈諦相應〉11經:參臺灣元亨寺出版 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六》p.314
    「世尊如是說示已,五比丘歡喜、信受於世尊之所說。又說示此教時,具壽憍陳如生遠塵離垢之法眼:「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
  • 2. 「菩薩」一詞為後世所增加,時約佛滅後一百四十年以後,此非古來佛教的傳誦,僧團為此起諍論而分裂為二。
  • 3. 老死云云 原文重複可不要.
  • 4. 見大正藏《雜阿含》256經;南傳《相應部》〈蘊相應〉126經 見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21
    見大正藏《雜阿含》846-2經;南傳《相應部》〈預流相應〉28
  • 5. 「如實」原本誤為「如法」。
  • 6. 五陰是生法,亦是滅法,此謂「五陰是依因緣生之法,故也是依因緣滅而滅之法」,所謂:「緣根、境生識,三事和合觸......諸大苦聚集;六入滅則觸滅......諸大苦聚滅」(《相應阿含》68經)。若如實見五陰集與滅(《相應部》12.21經),所謂「無明緣行......諸大苦聚集;依無明之無餘,依離貪滅乃行滅......諸大苦聚滅」(絕不是剎那生、剎那滅) ,則正見因樂著、貪愛五陰(味),而有生、死之集起,依正見五陰無常(患),而知有生、死之滅盡,亦知當於五陰斷欲貧、越欲貪、滅欲貪(離),是為生、死滅盡之道。一可參大正藏《相應阿含》1173經
  • 7. 見大正藏《雜阿含》655經;南傳《相應部》〈根相應〉52
    見大正藏《雜阿含》845經;南傳《相應部》〈預流相應〉28經、〈根相應〉53
  • 8. 「菩薩」一詞為後世所增加,時約佛滅後一百四十年以後,此非古來佛教的傳誦,僧團為此起諍論而分裂為二。
  • 9. 老死云云 原文重複可不要。
  • 10. 見大正藏《雜阿含》655經;南傳《相應部》〈根相應〉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