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不要以自己的需要滿足來過生活

不要以自己的需要滿足來過生活

生命態度
隨佛禪師

佛法教我們的不是一種宗教倫理或宗教戒律,實則它是一種人生的真知灼見。什麼真知灼見呢?譬如:不懷疑「待人處世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必定會被周圍的人羣所唾棄,這便是一種真知灼見。

不需用宗教式的語言來談,諸位想想:倘若我們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處世的模式是「以自己的利益與需要為先」,我們會與這樣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有著長久的相處關係嗎?相信你肯定是不會,不僅不會,而且會厭惡,不想與這類人士接近。想想:自己都是這樣,別人不也是如此嗎?因此,從個人、團體到國家,如果處世的模式是「只知追逐自己的利益與需要,處處想贏別人、踩著別人」,我們可以預測此人的前途是朝向黑暗。

生活是學習的過程,經由學習,努力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如果我們並沒有打算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只希望環境能夠滿足自己,那我們肯定不快樂,路也愈走愈窄。因為我們的模式是「自己的需求要滿足」,念想多是「旁人應當對我如何,環境要能符合怎麼樣……」,離不開滿足自己的需要。當我們只是想找內心需要的滿足,肯定會覺得身邊的人都不合意。如此,原本的善緣大多會變成惡緣。

惡緣是什麼?這裏指的不是實際的惡緣,而是指內心的感覺。某些惡緣是內心的感覺!譬如:覺得某人沒有滿足我的需要,我是要如何,但某人偏偏不是我想要的表現。如此,身旁的人也會覺得「我們很奇怪」,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呢?接著,我們會覺得身旁的人不對,我要這樣,為什麼你不這樣?如是,我們會瞋怨「身旁的人對我不好,身旁的人對我不友善,也嫌棄我,看我不順眼」。然而,身旁的親友對我們並沒有惡意,而是我們的處世模式讓彼此不合。

不論我們處在哪種環境、哪種團體,如果我們重在「追求自己需要的滿足」,而我們的需要與別人的需要又難以一致,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會陷入什麼樣的處境?別人會覺得我們很奇怪,同樣的我們也會覺得身邊的人對我們很不友好。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他們都不重視我的需要,也沒有要滿足我的需要」,我們會有這類個人主觀的感覺。此外,身邊的親友也會覺得你很奇怪,最後多會變成「現實生活是善緣,但在內心的感覺是惡緣」。現實是善緣,因為彼此對待對方都沒有惡意,但是內心的感覺是不舒服。生命的路便會走到這般處境!

所以,我們要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麼?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千萬不要耽誤了自己!好像我們想吃日式沙西米,卻跑到美式牛排館,不僅吃不到想吃的沙西米,即使美式牛排館的服務人員很認真的為我們服務,但卻不是我們的需要,只會覺得服務不好,而服務人員也會做得很難過。因為不論他們怎麼做,我們都不滿意,而自己也會對對方不滿意。試想:真是何苦來哉?這便是無謂的「心理折磨」!身處在「現實是善緣,感覺是惡緣」的心態下,生活多沒意思呀!

人生不要從「需求要獲得滿足」的角度,評價、看待身邊的人,試著從「感謝別人為我付出」的角度,看待自己與身邊的人,我們便會發現身邊的人多有善待自己的人,自己也是個不錯的人,可能自己還會突然發現,其實自己是很幸福、很幸運的人!

妥善處理自身的需求與心態,千萬別為了「滿足需要」而耽誤了自己的幸福。人生只有短短數十年,轉眼即過,人生無法重來,不要浪費了寶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