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週日共修課程《生活中的佛法》系列四
2024年11月3日,《生活中的佛法》系列(四)週日講座的最末堂課,由明證法師主講:「《自我認知的探索2:從正道的生活養成開始》」。本次課程旨在協助學法者檢視既有的生活養成模式與形塑過程,探討在面對困境時的心理韌性,並識別不健康的反應模式,以培養契合正道的生活態度。課程分為四個核心主題:1.心理韌性與綜合解讀2.個案實例分析3.覺察練習4.培養正道養成的態度。
明證法師指出,人們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如工作壓力、經濟危機、人際衝突等,不同的因應方式反映了個體的心理韌性。法師強調:「一個人是否堅強、勇健,並非天生具備,而是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獲得。」法師透過分析心理韌性的五個核心要素,引導法友自我檢視、探索與反思個人應對挑戰的心理素質。
課程中,法師透過豐富的個案分析與深刻的解讀,引導法友探索內在的力量,並鼓勵大家在挫折中堅強、成長。好比某法友經歷「婚姻危機、房屋大火、房產法拍、投資失利、親子破裂、婆媳問題……」等諸多困境,曾一度失去生活的希望。然而,在接觸中道僧團後,她逐漸學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並深受隨佛長老開示的鼓舞:「最重要、最可貴的人與事,絕對不是那個傷害我們的人與事,而是如何讓今天過得更好,讓自己更好。」她也學習「正語」溝通,讓家庭生活逐步走向和諧。
透過上述實例,明證法師分析了障礙心理韌性養成的認知陷阱,與擅於克服逆境者的心理特質。隨後,帶領學法者進行兩個覺察練習:「語言的力量」和「直面壓力的勇氣」。在法師的引導下,學法者反思自身的思維慣性模式,並透過書寫紀錄觀察自我,探索面對壓力的應對策略。最後,法師勉勵法友使用適當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心態。在面對壓力時,讓自己能更從容地應對與挑戰困境,而非退縮或放棄。
明證法師根據隨佛長老的開示,運用原始佛教的緣起觀點,透過個案分析、體驗練習與討論等教學方式,以及教育與心理學為輔助工具,幫助法友在生活中培養心理韌性,掌握面對逆境的智慧。課後,法友們熱烈討論,紛紛表示從中汲取了面對生活困境的力量與勇氣,深刻感受到原始佛法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