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界定,指具備特有的世界觀、生命觀及價值觀,並依之作為不可悖逆的「宗旨」,更從而建構出內外一致的思想、實踐體系與群我互資的軌範,並發展出信仰其啟教者、教說與奉守其軌範的教眾組織。例如:佛教、道教(非道家)、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之類。
民俗信仰的界定,依地域、血緣、文化(包含歷史或傳說人物)、需求及靈應的特點,從而發展出特定信仰的群眾,但不具備自身特有的三觀、宗旨,也無有自身特有的思想、實踐體系與群我規範。例如:神農大帝、黃帝、關聖帝君、媽祖、哪吒、二郎神、土地神、財神之類,乃屬泛靈信仰的面貌與格局。
雖然宗教與民俗信仰都具有特定信仰的群眾,但是宗教與民俗信仰之間有著相當的差異。簡要的說,宗教的重點是教育,引導群眾探尋生命的意義,並依之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民俗信仰的重點則是回應通俗大眾的需要,呼應不同時代、地域、文化下一般群眾的身心需求。
宗教與民俗信仰都具有利益、安撫社會的功能與作用,只要不破壞、障礙社會的安定及發展,兩者都需要尊重乃至維護。
除了佛教以外,宗教主要以一神宗教為主流,例如婆羅門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在一神教以外另有多神宗教,此者實是近乎泛靈信仰型的民俗信仰。此外,又有一神宗教與泛靈信仰兩者揉雜型宗教,例如道教(非道家)、印度教及近代新出的一貫道。
甚麼是一神宗教?一神教宣稱世界有「創世主」,世界依「創世主」而生成存在,並且「創世主」是永恆、真實、清淨、無限、圓滿、全智、全能。一神宗教的思想基底是「本體論」,而且是「擬人化本體論」。甚麼是本體論?「本體論」的思想特點,在於主張「世界有其核心或本質,而現實世界的生成及其一切,無不是該世界核心或本質的表現方式。雖然當前現實世界及一切,並不是世界的核心或本體,卻離不開世界的核心或本體」。
此外,「本體論」的世間觀是宣稱:「現實世界是分別、生滅、虛假、染雜、有限、不圓滿、無知,而世界的核心或本體是無分別、不生滅、真實、清淨、無限、圓滿、全智。唯有厭離、棄捨了生滅、染雜的現實世界,生命才能回歸於無分別、清淨、全智的世界本體。」
「本體論」純屬超現實的理想型哲思,既是世界觀,也是生命觀及價值觀。「本體論」分為兩大類:1.哲思屬性的「理性本體論」,例如古印度《奧義書》、春秋末期的《道德經》,乃至菩薩道的《華嚴經》、《維摩詰經》、《法華經》、《解深密經》……等,唯識、唯心類典籍;2.一神信仰屬性的「擬人化本體論」,如婆羅門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
由於一神宗教是立基於「擬人化本體論」,無法免除於「創世主」的一神至上信仰,所以一神宗教具有巨大、偏激的排他性,在不同的一神宗教之間,往往是永無休止的對立與爭戰。
一神宗教的出現原因,大多出自其創教者的「改造社會結構、體制及統一群眾的政治性目的」,婆羅門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無不是如此,乃至一神宗教與泛靈信仰兩者揉雜的道教、印度教,或是元末的白蓮教、清末的太平天國及近代的一貫道也是如此。
三、佛教與一神宗教的根本差異
佛教的啟教者是 釋迦牟尼 世尊,出生於公元前約467年。世尊時代的社會,在政治上是處於部族間爭戰吞併的亂世,在思想與宗教上是處於一般民眾信仰之「理性本體論」的《奧義書》思潮、沙門集團及六師學派,極力對抗、挑戰貴族信仰之「擬人化本體論」的婆羅門教及種姓制度。然而,當時印度的思想界與宗教界,流傳的四部《吠陀》、婆羅門教、《奧義書》、沙門集團及六師學派,其中主要部份都是「本體論」。
「擬人化本體論」為基底的一神宗教,其負面是極易教出缺乏理性思辨、排他性強、狂迷的信眾,以及盲目信求於種種超現實的理想,過度依賴於靈應而脫節現實人生。
釋迦牟尼 世尊的教說基礎是「緣起論」,「緣起論」強調如實知見,並依據如實知見開展出務實實際的生命之道——八聖道,如實知見與實踐之道的結合與次第,稱為「四聖諦」及「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緣起論」有著徹底不同於「本體論」的世界觀、生命觀、價值觀,二者是絕然不同。
「緣起論」的教說是「啟發人的自覺,開展務實、互利的現實人生,進而達成自度度他的解脫正道」。釋迦牟尼 世尊啟教的原因,是出自教育生命及引導生命回歸現實人生的解脫,完全不同於重在「改造社會結構、體制及統一群眾的政治性目的」的一神宗教。
世尊自說其教化中,未說之法如同大地土,而宣說的教法如「爪上泥」,教說重在「四聖諦」(見大正藏《雜阿含》441,442經),其指出「生命有苦」、「生命有苦之生」、「生命有苦之滅」、「生命有苦滅之正道」。世尊不是如同一神宗教之「創世主」,自稱是統括全宇宙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完美無缺。簡要的說, 釋迦牟尼 世尊的教說不是「無量無邊」,而是重於「如實、務實的知行合一教育」,絕然不同於「理想、玄虛的精神寄托」。
在正統佛法的教育下,是教化出智情相應、自利利人、務實實際的人格,並有著關懷且包容的生命情懷,既不狂迷,也不偏激與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