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如何克服環境所引起的焦慮?

隨佛尊者開示 :如何克服環境所引起的焦慮?

如何克服環境所引起的焦慮?

隨佛長老:

我想說的是,剛剛那個歸納的判知,你要警覺。我可能面對某一個環境,為什麼我對這個環境會產生焦慮。Why?一些人面對這個環境不會焦慮呀。所以,面對這個環境會焦慮,一定有我們歷史的原因。我們會覺得因為我現在怎麼樣,不。因為你現在怎麼樣,是因為你現在的心情跟那個模式有關。

所以,應該要懂得,送給諸位幾句話:現在不是過去,現在也不一定就是未來,如果這句話諸位朋友能夠放在心裏多體會體會,這個問題,就能夠舒緩,我不敢講說跨越,能夠舒緩。

李志祥博士:

其實,(我的回答)和師父的回答都非常的接近。以前,我一直以為說,要改善環境來讓這個心,或讓整個人身心比較舒坦,比較舒服。後來,我用非常多的時間、非常多的力氣,一直不停的去改善這個環境。當環境越來越優渥,越來越好的生活,我才發現說,沒有吔。當環境比較好的時候,我就會升起新的焦慮,會有新的要求。

一直到現在我才開始覺得,我看到,原來我要去改變的不是外在環境,而是去改變說,不管外在環境如何,我如何去覺知我的心的變化,我念頭的變化,跟我自己的狀態,當自己在做這個功課的時候,不管在任何環境當中,這裏(內心)都是平靜許多。打比方說,我進入這個個案,形形色色的,說出來,會嚇到你,有一些還有暴力性向的,你不曉得他在說什麼,非常神奇的思想,必須到災難的災區裏去,必須到惡劣的環境裏去做一些助人的工作。如果我今天都一直覺得,把這些歸因都歸到外在環境裏去,我永遠相信說我的心會越來越對外在環境,有更多的那種期待。

本影片擷取自2014年3月22日,吉隆坡南洋商報舉辦的「和諧人生 人際關係 座談會」,講題:影響人際關係的內在障礙──自卑與壓力的認識與處理。由中道僧團導師 隨佛長老、李志祥博士(著名輔導員)共同探討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