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談佛教與民俗信仰的端正關係——(四)中道僧團與臺灣民俗信仰、西羅殿的交流經驗

隨佛禪師

十、中道僧團與民俗信仰的交流

中道僧團是依據佛教「第一次經律結集」集成的經說、律法,作為學習、修證聖道的依據,並以二十世紀的佛教學術用語——原始佛教,作為教法、僧團、聖道及教團的定位及名稱。

此外,在 世尊解脫後110年的「第二次經律結集」集成的《增一阿含》〈等見品〉第三經說:「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所)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因此,中道僧團也強調「聖道化人間」的「人間佛教」。

奉行原始佛教的中道僧團,嚴守僧律、不受持金錢,雖相信有天、人、餓鬼、畜牲、地獄的五趣輪轉,但不迷戀於靈通及神秘經驗,也不偏執於禪定、苦行;雖重於人間的行道度眾,宣揚人間正道的「人間佛教」,但不追逐個人及宗派的權益,也不認同教育性、文化性、藝術性的文化式佛教,可以體現「人間佛教」的真義與面貌。

現今中道僧團的僧尼,多數年輕且受現代高端教育,又少有特殊的宗教經驗,易傾於文化式佛教的修學態度,極易對鬼、神及五趣輪轉產生半信半疑的弊病,造成宗教精神缺失不足,進而難以堅守、傳承聖道。這些年輕的僧尼不同於筆者,入佛門五十年的多種經驗(參考《隨佛行道》第1,3,4輯之〈回首漫長與艱難的光明路〉)。

因此,在2023年僧團安居期間,除了增進原始佛教經說、律法、禪法的修習以外,特別加入特殊宗教經驗的探究及體驗課程,讓中道僧團的僧尼探知諸天、鬼神的存在,乃至在諸天鬼神靈應、神通以外,種種修證之「因緣力」的難思議表現。如漢傳佛教界印順老法師所言,靈應、神通是「美麗又危險的道路」,世人皆需謹慎。

除此以外,在安居結束以後,中道僧團也參訪許多臺灣民俗信仰的知名宮廟,讓年輕又高文化的修行人窺知臺灣神明的「辦事」文化,以免對靈通大驚小怪、趨之若鶩。

由於民俗信仰主要在回應一般社會民眾的需求,所以眾神明多針對生病、尋人、事業、婚姻、家運、陰邪等事,進行消災、去厄及除邪的「辦事」。自古以來,民俗信仰的宮廟即以「辦事」為法務,若要「辦事」便需要「溝通人神」的鸞生、乩身,通過「人神合作」方能有效的「辦事」,而種種靈應多表現在鸞生、乩身上,以及「辦事」的時候。

十一、觀待臺灣民俗信仰的現況

由於宮廟為民眾進行「辦事」後,往往帶來受助者回報宮廟的經濟利益及支持,所以「溝通人神」的鸞生、乩身也會成為「興旺宮廟」的重要支柱。在此之下,法務離不開「辦事」的宮廟,鸞生、乩身往往是發展宮廟的要素,也是宮廟的經濟及信眾來源的要角,更是神明靈應救世的主要象徵及途徑。

在追求經濟利益掛帥的工商社會,保持純粹的宗教精神,不追逐利益的無私救世是極是難能可貴,也很難遇。奉行救世信仰且忠於神明的鸞生、乩身,往往不見容於追逐利益的宮廟管理階層。這是神權、政權相左的典型!

在宮廟經濟利益為先的情況下,宮廟管理層有三種選擇:

  1. 神棍:藉神明之名,行使各種欺騙,偽鸞生、偽乩身模式的「虛偽辦事」,此類為數眾多。
  2. 陰鬼:端正神明必救世不重財,重財必為陰鬼非神明,陰鬼雖有靈應但無品德,許多以營利為目的的宮廟,名為奉神明,實為拜陰鬼。
  3. 文化及觀光:不讓忠於神明的鸞生、乩身主導宮廟,避免不良鸞生、乩身紊亂宮廟,防範不良乩身勾結黑道侵佔宮廟的最佳辦法,便是去除「辦事」的法務,也不設宮廟專屬的鸞生、乩身。如此,原本為民眾「辦事」的宮廟轉型為文化、觀光的文化資產,藉由燒香、求籤、點燈、觀光、文化等活動創造宮廟經濟與發展。

然而,以上三種發展選擇,往往會促成信仰情操不堅定,宮廟人事相爭不休,宮廟、黑道、政治勢力勾結的弊病。當然,以上三種宮廟發展,易使宮廟的信仰趨於變異。

十二、中道僧團與臺南西羅殿的交流

如前文所述,在現今臺灣佛教界要尋得真實法很難,在現今臺灣的民俗信仰圈要尋得「有品德,有靈應」的宮廟也很難。在中道僧團參訪的宮廟中,臺南市奉祀廣澤尊王的西羅殿,算得上是「有品德,有靈應」的宮廟之一。

臺南市西羅殿的一般資料,在網上搜尋即可得知,在此不多贅言。如前所說,臺灣許多宮廟是屬於「陰鬼群」的「辦事」,確實有靈應,但多屬於「陰鬼之間相顧情面、彼此妥協的模式」進行「喬事」,往往無法「真正辦事、助人」。雖有靈應,但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

奉祀於西羅殿的廣澤尊王,是少數「不喬事」且「真正辦事、助人」的威德神。此外,目前臺南西羅殿有廣澤尊王的專屬乩身,現年已92歲高齡的曾龍山老先生,其帶領二子、一女、一徒共五人,數十年來孜孜不倦、安貧守道的為有難民眾「辦事解困」。曾龍山老先生也曾教過「不尊師重道,藉神求財」的徒弟。這些不當的乩身中,有受到廣澤尊王嚴懲者,也有暴斃者,可謂神威顯赫、嚴懲不貸。

曾龍山老先生是臺灣民俗信仰圈的奇人,他的出身貧寒。1945年僅14歲的曾龍山,因為家貧無處安身,遂棲身於西羅殿大殿神桌底下,此後每夜睡眠中有神人前來教其法術、醫術,而未曾受教育的曾龍山居然漸通文字。如是經過11年的夜寐學法後,25歲起開始奉神旨辦事助人,抓鬼除怪的事是數不勝數。有關臺南西羅殿曾龍山老先生的事績,可見於《臺南市故事集(十三)》(林培雅編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2015),參見該書的第30~58頁。

民俗信仰為宗的西羅殿,除了奉祀的廣澤尊王神威顯嚇,專屬乩身的曾龍山老先生及其二子、一女、一徒等五人,數十年間奉身救民、安貧守道以外,更可貴的是現今擔任西羅殿的管理階層都能忠信於廣澤尊王,遵守規範,不以宮廟的經濟利益為目的,人事和合的同心協助曾龍山老先生等五人,共同為廣澤尊王的顯應助世奉獻心力。

在中道僧團參訪臺灣民俗信仰諸宮廟的經驗中,不僅對臺灣的民俗信仰圈的現況,有著深刻的感觸,也從而連結到佛教界的現今發展狀況。深深感受到信仰純粹真切,具備深厚宗教情操的可貴及重要。修道有成的行者不一定要具有淵博的知識,也不一定要有重大的宗教事業成就,但一定有奉身為道的精神與作為。

在此,特別對西羅殿的交流經驗致上真誠的感謝,讓我們有機會遇到不同道路的「真心行道者」,也感謝這些行道者的經驗分享與關懷。不論信仰為何?尊重生命、慈心護生、安貧守道的行者,有機緣相遇、相處、交流分享各自經驗,真是世間美好的事。又,筆者(隨佛比丘)帶領中道僧團,在西羅殿正式書文禮請 廣澤尊王 考慮擔任佛教的護法天神。在焚化文書時,文書灰燼居然是全篇完整不損的從金爐盤旋直昇於大殿頂的天燈許久不落,殿方主委、職事為此難思靈驗感動莫名。

釋迦牟尼 世尊不是一神教的「創世主」,佛教既不是一神教,也不是泛靈信仰。雖然佛教不否認有五趣眾生的輪轉,也尊重諸天威德及人趣諸方大德眾,但是不將依賴天、人、鬼等有力眾生的靈應及幫助作為聖道。如此,世尊的弟子既不否定、排斥各方神靈的威德大力,也不癡迷、依賴於各神明靈應及神通,始終以「緣起法」及「八聖道」為生命之路。

 

本文的最後,勸勉各方信眾及行道者:

在信仰、修道的路上,務必保有超然於俗世權益的宗教精神。

在自度、度世的路上,務必保有入道時的初心。

在艱難行道的俗世裏,務必保有尊重生命、慈心護生的心懷。

祝福各方信眾、大德及行者 世尊的光明與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