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根本佛教

隨佛禪師

根本佛教(「第一次結集」至佛滅後百年「第二次結集」; B.C.387〜287)

buddha_tree_02.jpg

佛滅及「第一次結集」的年代,約發生在公元前387〜384年之間。「第一次結集」以後,佛教的經說傳誦不免日漸增新,又有揉雜印度傳統神話、傳說、寓言,將 佛陀予以神化、理想化的『本生』故事傳出。佛滅後百年發生「十事論爭」,當時阿難系僧團主導「第二次結集」(公元前約387〜287年),再將古、新經說傳誦,整編集成四部聖典。此一時期,僧團形成傳承經法之阿難系與傳承律戒之優波離系等兩大師承,僧團既傳承古老傳誦,也共承增新的傳誦,維持和合一味。

佛滅後百年,發生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受取金錢等十事,阿難系僧眾耶舍、商那和修等,為了維持僧團的律戒,號召了針對「金錢等十事」的羯摩會議,由阿難系六位長老及阿那律系兩位長老,代表僧團組成長老會議,判定毘舍離僧團擅行「受取金錢等十事」為不如律。當時阿難系僧團主導「第二次結集」(公元前約387〜287年),使僧團維持共同的經說及律戒。根據毘舍離僧團傳誦之《摩訶僧祇律》記載,「十事論爭」的結果,毘舍離僧團接受八大長老會議的決議,承認「受取金錢」為不如律。如是,「十事論爭」時,阿難系僧團維持了法與律的和合,而僧團也在毘舍離僧團的妥協下,維持了表面與暫時性的和合與團結,一直到佛滅後116年「五事異法」時,僧團才真正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