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依四聖諦的正覺,修出世間八正道
當明見「十二因緣集法、滅法」及「八正道」後,已經是如實明見老病死苦、老病死苦的集法、老病死苦的滅法、老病死苦滅盡之道,已成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了。接著,即能依據「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也就是具足「慧根(四聖諦如實知)」,已能「於佛法僧淨信無疑」,成就「信根」。見《相應部》〈聖諦相應〉18經、《相應阿含》420經:
《相應部》56.18經:
二 時,有一比丘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
三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所謂明、明者。大德!云何為明耶?云何為隨明耶?」
四 「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滅之智,順苦滅道之智,此名之明;如是者為隨明。
五 是故比丘!此是苦,應勉勵!此是苦集,應勉勵!此是苦滅,應勉勵!此是順苦滅道,應勉勵!」
《相應阿含》420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有疑者,則於佛有疑,於法、僧有疑。若於集、滅、道聖諦疑者,則於佛有疑,於法、僧有疑。若於苦聖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於集、滅、道聖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
「慧根(四聖諦如實知)」具足,能攝導精進修行的「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1。見《相應阿含》655經:
《相應阿含》655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此諸功德,一切皆是慧為其首,以攝持故。」
「慧根(四聖諦如實知)」、「信根」具足後,能精進的「次第修習」離貪、斷愛之出世間八正道,這就是「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證,也就是「慧根(四聖諦如實知)」攝導「精進根」的修習。見《相應阿含》785,768經、《中部》(117)〈大四十法經〉所說:
《相應阿含》785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志?謂正志有二種: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志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語?正語有二種:有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語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名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業?正業有二種:有正業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離殺、盜、婬,是名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命?正命有二種: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如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方便?正方便有二種:有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念?正念有二種: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中部》MN.117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
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彼諸比丘白世尊:「世尊!」世尊乃如是曰:「諸比丘!當為汝等說聖正定之方便及共資助。諦聽,善思念之,當說之。」彼等諸比丘白世尊:「如是,世尊。」世尊乃如是曰:「然者,諸比丘!如何是方便及共資助聖正定?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諸比丘!由此等七支,可令資助其心一境性。諸比丘!此稱共聖正定之方便,共名為資助。」…
《相應阿含》768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作如是念: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乃至佛告阿難;「純一滿淨具梵行者,謂善知識。所以者何?我為善知識故,令諸眾生修習正見,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正定,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當依「四聖諦初轉、四行」的正覺(「慧根」),成就了「信根」,再依「慧根」攝導出世間八正道的修行,也是「精進根」的修習。
此時,先已明見八正道,再精進修習出世間八正道,必定不離「十二因緣集法與滅法(也說是四念處集、滅法)」的「正念」,不失「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正見」、「正智」,在六入處攝導修習離貪的「出世間八正道」。這正是 佛陀教導的「正念、正智住」,能夠「於六入處住正律儀」, 佛陀稱為「賢聖法律無上修根」。見《相應阿含》622,609,282經;《相應部》〈念處相應〉2經;《中部》(152)〈根修習經〉:
《相應阿含》622經:
……世尊遙見菴羅女來,語諸比丘:「汝等比丘!勤攝心住,正念、正智,今奄羅女來,是故誡汝。云何為比丘勤攝心住?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當斷,生欲方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生欲方便,精勤攝心,是名比丘勤攝心住。「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迴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名)正智。云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是故汝等勤攝其心,正智、正念,今菴羅女來,是故誡汝。」……
《相應部》47.2經:
一 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國之菴羅園中。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大德!」世尊曰:
三 「諸比丘!比丘應以正念、正知而住,此是我為汝等之教誡。
四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之正念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貪憂而住,於……受……於身……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貪憂而住。諸比丘!如是為比丘之正念。
五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之正知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進退以正知而作,觀察以正知而作,屈伸以正知而作,持僧伽梨、缽衣以正知而作,飲食嚐味以正知而作,大小便以正知而作,行住坐臥醒語默以正知而作。諸比丘!如是為比丘之正知。
六 諸比丘!比丘應以正念、正知而住,此即我為汝等之教誡。」
《相應阿含》609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念處集,四念處沒。諦聽,善思。何等為四念處集,四念處沒?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如是隨集法觀身住,隨滅法觀身住,隨集、滅法觀身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如是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沒。如是隨集法觀受住,隨滅法觀受住,隨集、滅法觀受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都無所取。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隨集法觀心住,隨滅法觀心住,隨集、滅法觀心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憶念集則法集,憶念滅則法沒。隨集法觀法住,隨滅法觀法住,隨集、滅法觀法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是名四念處集,四念處沒。」
《相應阿含》282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徵伽羅牟真鄰陀林中。
時有年少,名鬱多羅,是波羅奢那弟子,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已,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鬱多羅:「汝師波羅奢那,為汝等說修諸根不」?鬱多羅言:「說已,瞿曇」!佛告鬱多羅:「汝師波羅奢那,云何說修諸根」?鬱多羅白佛言:「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佛告鬱多羅:「若如汝波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見色」。爾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尊者阿難語鬱多羅言:「如波羅奢那所說,聾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唯聾者耳不聞聲」。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異於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阿難白佛言:「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無上修根!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賢聖法律,為賢聖修根?」佛告阿難:「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我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彈指頃。如是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爾盡滅,得離厭不厭捨。
如是耳、聲緣生耳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我耳識聞聲,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大力士夫,彈指發聲即滅。如是耳、聲緣,生耳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是則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聖弟子如是如實知: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蓮華,水所不染。如是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舌、味緣,生舌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如是如實知:舌、味緣,生舌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舌端唾沫,盡唾令滅。如是舌、味緣,生舌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聖弟子如是如實知: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鐵丸燒令極熱,小渧水灑,尋即消滅。如是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速滅。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是則寂滅,是則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斷多羅樹頭。如是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阿難!是為賢聖法律,為聖弟子修諸根。」
「云何為聖法律學見跡?」佛告阿難:「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阿難!是名賢聖法律學見跡。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已說賢聖修諸根,已說學見跡。阿難!我為諸聲聞所作,所作已作,汝等當作所作,廣說如篋毒蛇經。」
《中部》第152〈根修習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徵伽羅國無啟儒林。
時,波羅奢耶之門人鬱多羅學童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交換可喜、可樂之語已,坐於一面。世尊如是言坐於一面之波羅奢耶之門人鬱多羅學童曰:「鬱多羅!波羅奢耶婆羅門,對弟子說根之修習耶?」[學童言:]「尊者瞿曇!波羅奢耶婆羅門對弟子說根之修習。」
[世尊曰:]「然者,鬱多羅!波羅奢耶婆羅門對諸子說如何類之根修習耶?」[學童言:]「尊瞿曇!於此,「不以眼見色,不以耳聞聲。」尊瞿曇!如是,波羅奢耶婆羅門對諸弟子說根之修習。」
[世尊曰:]「鬱多羅!如是者,盲者應是根之已修習者,聾者應是根之已修習者。若如波羅奢耶婆羅門之言者,鬱多羅!任何盲者亦是不以眼見色,不以耳聞聲也。」如是言[時],波羅奢耶之門人,鬱多羅學童,沈默、困惑、落肩、俯顏、悲喪而無可對言他。
時,世尊知波羅奢耶之門人,鬱多羅學童之沈默、困惑、落肩、俯顏、悲喪而無可對言已,告尊者阿難曰:「阿難!波羅奢耶婆羅門,[對]弟子說一根之修習。而且較異於聖者之律,無上之根修習。」[阿難曰:]「世尊!正其時。善逝!正其時。請世尊於聖者之律,說無上之根修習。從世尊聞已,諸比丘應受持之。」
[世尊曰:]「然者,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宣說。」尊者阿難奉答世尊:「如是,世尊。」
世尊乃如是曰:「然、阿難!如何於聖律,為無上之根修習?於此,阿難!於比丘以眼見色已,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彼如是證知:『於我如是之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而此是有為、粗、緣已生也。此為寂靜、此為勝妙者,即捨此。』於彼,已生之可意、已生之不可意、已生之可意不可意滅者捨乃住立。阿難!譬如有眼之士夫開眼已而閉眼,閉眼已而開眼,恰如是,阿難!對任何人,於如是速、於如是急,於如是容易,已生之可意、已生之不可意、已生之可意不可意滅,捨乃住立。阿難!以如是於聖者之律,關於眼所識之諸色,謂無上之根修習。
復次,阿難!比丘以耳聞聲已,而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彼如是證知…。阿難!譬喻強力之士夫,容易如彈指,阿難!正如是,對任何人亦如是速、如是急、如是容易於已生之可意、己生之不可意、已生之可意不可意滅,捨乃住立。如是,阿難!於聖者之律,關於耳所識之諸聲,謂無上之根修習。
復次,阿難!比丘以鼻嗅香已而可意生…住立。阿難!譬喻少傾之荷葉之觸水者,即搖動不止住。恰如是,阿難!對任何人。…住立。如是,阿難!於聖者之律,關於鼻所識之諸香,謂無上之根修習。
復次,阿難!比丘以舌味味已,而可意生…住立。阿難!譬喻強力之士夫,舌端集唾團已,容易吹飛。恰如是,阿難!對任何人…住立。阿難!如是,於聖者之律,關於舌所識之諸味,謂無上之根修習。
復次,阿難!比丘以身觸已,而可意生…住立。阿難!譬喻強力之士夫,伸屈腕或屈伸腕,恰如是,阿難!對任何人…住立。阿難!如是,於聖者之律,關於身所識之諸所觸,謂無上之根修習。
復次,阿難!比丘以意識法已,而可意生…住立。阿難!譬喻土夫,於日中極熱之鐵板,灑落二三滴之水,阿難!徐徐灑落之滴水,其忽盡滅、消散,恰如是,阿難!對任何人…住立。阿難!如是,於聖者之律,關於意所識之諸法,謂無上之根修習。阿難!實於聖者之律,無上之根修習乃如是。
然者,阿難!如何為學人之行道?阿難!於此,比丘以眼見色已,而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彼為其已生之可意,已生之不可意、已生之可意不可意而惱、慚、厭忌。以耳聞聲已、以鼻嗅香已、以舌味味已、以身觸所觸已、以意識法已,而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彼為其已生之可意、已生之不可意、已生之可意不可意,而惱、慚、厭忌。阿難!如是,即學人之行道。
然者、阿難!聖者如何修習根?阿難!於此,比丘以眼見色已,而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彼若欲:「於[所]厭忌,應住不厭忌想。」[即]於其處,不厭己想而住。若欲:「於[所]厭忌,應住厭忌想。」[即]其處,厭忌想而住。若欲:「於[所]厭忌與於[無所]厭忌,應住不厭忌想。」[即]於其處,不厭忌想而住。若欲:「於[無所]厭忌與[所]厭忌,應住厭忌想。」[即]於其處,厭忌想而住。若欲:「於[所]厭忌與[無所]厭忌,以避如是兩者[即有有捨,應住有念、正知。」[即]於其處,有捨、有念、正知而住。
復次,阿難!於比丘以耳聞聲已、以鼻嗅香已、以舌味味已、以身觸所觸已、以意識法已,而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若欲:「於[所]厭忌,應住不厭忌想。」[即]於其處,不厭忌想而住。若欲:「於[無所]厭忌,應住厭忌想。」[即]於其處,厭忌想而住。若欲:「於[所]厭忌與[無所]厭忌,應住不厭忌想。」[即]於其處,不厭忌想而住。若欲:「於[無所]厭忌與[所]厭忌,應住厭忌想。」[即]於其處,厭忌想而住。若欲:「於[所]厭忌與[無所]厭忌,避如是之兩者,而有捨,應住有念、正知。」[即]於其處,有捨、有念、正知而住。阿難!實聖者乃如是以修習根。
阿難!如是,我於聖者之律,說無上之根修習。說學人之行道。說聖者之根修習。阿難!凡[大]師求諸弟子之利益,由憐愍而垂憐愍,應為之事,我為此乃為汝等。阿難!如是,有諸樹下,如是,有諸空室。阿難!應禪思、勿放逸。應不可有後悔。此乃我[為]汝等之諸教誨。」
世尊如是已,歡喜之尊者阿難隨喜世尊之所說。
先成就「四聖諦如實知」的「慧根」,才能「正念、正智住」,在「六入處」不離「賢聖法律」的「無上修根」。這就是先具足「慧根」,才能在六入處「正念、正智住」,修離貪的「出世間八正道」。如是對「可意」厭離不生貪,對「不可意」不厭離、不生瞋怨,對「可、不可意」離厭、不厭,能夠捨念、不繫著,這是「賢聖律儀」的修習,也就是「離欲解脫戒」的修習了。
離欲!不是偏修厭離,除了修厭離,也修不厭離,而厭離與不厭離,都是對可意、不可意的貪欲止息。如對可意的貪欲止息,即對可意生厭離,如對不可意的貪欲止息,即能不因欲求不滿而瞋怨、厭離,所以對不可意不生厭離。貪欲及瞋怨都因離貪而能「捨」,所以厭離、不厭離也都能捨了。見《相應阿含》1170經、《相應部》〈六處相應〉206經後分:
《相應阿含》1170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癩病人,四體瘡壞,入茅荻中,為諸刺葉針刺所傷,倍增苦痛。如是愚癡凡夫,六觸入處受諸苦痛,亦復如是。如彼癩人,為草葉針刺所傷,膿血流出。如是愚癡凡夫,其性弊暴,六觸入處所觸,則起瞋恚,惡聲流出,如彼癩人。所以者何?愚癡無聞凡夫,心如癩瘡。我今當說律儀不律儀。云何律儀?云何不律儀?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於彼次第隨生眾多覺想相續;不見過患,復見過患不能除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是名不律儀。云何律儀?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捨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相應部》35.206經:
三 「諸比丘!譬如瘡癢身,腐爛身之人,入於棘之森林,萱與棘刺彼之足,引而搔及瘡爛之肢體。諸比丘!如是此人,因而漸感至苦痛不快。與此同理,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入於村落或森林,遇所觸者作如是言:「此尊者如是作,如是行者,為村落不淨之棘。」得知此為棘,當知攝護與不攝護。
四 諸比丘!如何為不攝護?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心傾於可愛之色,心背離於不可愛之色,正念不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起惡不善之諸法,不能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心傾於可愛之法,心背離於不可愛之法,不使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彼不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起惡不善之諸法,不能無餘滅盡。
五 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六種生物,以強繩綁縛。捕蛇以強繩綁縛。捕鱷魚……鳥……犬……野干……猿,以強繩綁縛。於中央作結,同時縱放。諸比丘!其時,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此等六種生物,各各向己餌之世界奔去。蛇入蟻塔……鱷魚入水……鳥翔於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諸比丘!此等六種生物倦疲時,此等生物則隨其中之一多力者,隨彼之後,乃至服從於彼。比丘亦與此同理,任何人若不向身增修其正念,或不復修者,則彼眼為可意之色所引去,彼背於不可意之色。彼耳為可意之聲……鼻為可意之香……舌為可意之味……身為可意之觸……意為可意之法所引去,彼背離於不可意之法。諸比丘!如是為不攝護。
六 諸比丘!如何為攝護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心不傾於可愛之色,心不背於不可愛之色,令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彼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所起之惡不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心不傾於可愛之法,心不背離於不可愛之法,令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彼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所起之護不善法,無餘滅盡。
七 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六種生物,以強繩綁縛。捕蛇以強繩綁縛,鱷魚……鳥……犬……野干……猿……以強繩綁縛。以強繩綁縛而擊於強杭或柱。諸比丘!其時,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此等六種生物,各各向己餌處之世界奔去。蛇入蟻塔、鱷魚入水……鳥翔於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諸比丘!此等六種生物倦疲時,於同杭或近柱而立、或近坐、或近臥。比丘與此同理,無論任何人,其身增修、復修正念,彼眼亦不為可意之色所引去,不背離於不可意之色。彼耳……鼻……舌……身……意,不為可意之法所引去,不背於不可意之法。諸比丘!攝護即如是。
八 強杭或柱者,諸比丘!此乃向於身正念之喻語。然則!諸比丘!汝等於此:「吾等之身增修、復修正念,如坐騎、如貴器物之所實行、積集,於此應努力。」如是修習。諸比丘!汝等應如是修習。」
如是可知,先具足「四聖諦如實知」的「慧根」,而能成就「信根」,再精進修習出世間八正道,所謂修習「精進根」。這是住於「十二因緣集、滅法」的「念根」,在六入處實踐離貪的「賢聖律儀」,也就是「賢聖法律無上修根」。這即是 佛說的正念、正智(或說正知)住,遠貪、斷愛,修習賢聖法律。
依「四聖諦如實知」的「慧根」(當中包含「出世間正見」,即正見離貪滅苦的八正道),次第的修習出世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當住於「十二因緣集、滅法」的「念根」,在六入處實踐離貪的「賢聖律儀」,正是導向離貪、斷愛,在六入處得以捨念、不繫著,具足正定的修習。見《相應阿含》655經、《相應部》〈根相應〉52經:
《相應阿含》655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此諸功德,一切皆是慧為其首,以攝持故。」
《相應部》48.52經: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末羅國一名鬱鞞羅劫波之末羅村。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乃至…
三 「諸比丘!於聖弟子,若尚未生聖智者,則無四根之等住,無四根之安住。諸比丘!於聖弟子,若已生聖智,則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
四 諸比丘!譬如於重閣,尚未建屋頂,則無重簷之等住,無重簷之安住。諸比丘!於重閣若已建屋頂,則有重簷之等住,有重簷之安住。諸比丘!如是於聖弟子,若聖智尚未生,則無四根之等住,無四根之安住。諸比丘!於聖弟子,若聖智已生,則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為四根耶?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是。五諸比丘!聖弟子若有慧,則隨信等而住,隨精進等而住,隨念等而住,隨定等而住。」
這是清楚的指出「明見四聖諦的慧根」在前,攝導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的修證,次第的成就五根,這也正是「四聖諦初轉四行」與「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行。
簡單的說,先具足聖慧,再修學賢聖律戒,最後成就出世間的正定,也就是「慧、戒、定」次第的修習。
註:要了解詳細內容,請參閱《相應菩提道次第綱要》
- 1. 見大正藏《雜阿含》655經;南傳《相應部》〈根相應〉52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