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捨曰欲之 必為之辭

隨佛禪師

「君子疾夫捨曰欲之,則必為之辭」,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當季氏將伐顓臾時,孔子的弟子冉求、子路前去拜見孔子,談起季氏要伐顓臾的事。孔子說:「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孔子對季氏伐顓臾一事,提出質疑:「季氏為甚麼要討伐曾受周天子封為東蒙山主祭,現今已為自己臣屬的顓臾?」同時,孔子對擔任輔佐季氏的冉求,面對伐顓臾的不當作為,採取不加以攔阻的態度,也是深感不以為然。因而直接的教誡學生冉求說:「這不就是你的過失嗎?」

當冉求面對孔子的教誡,即提出辯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意思是說:「伐顓臾是季氏自己的意願,我與子路都不願伐顓臾。」

孔子接著說:「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這是指孔子提到古時周任大夫曾說:「能夠貢獻才能的人,才應當擔任國家職務;如果不能奉獻力量,應當不要戀位不去。」接著又質問:「如果見邦國有危險,卻不願維護保持,見社稷即將顛傾,卻不出力扶正。那麼要這些輔佐的人作甚麼用?」並且反駁冉求說:「你的辯解是過份不當了!試問:威脅邦國的危機失控,猶如猛虎脫出於獸籠,而良臣、輔士在廟堂上破散、腐敗,有如龜甲、美玉毀壞在收藏的木盒中,這到底是誰的過錯呢?」

接著,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在面對老師的訓誡與質問後,冉求才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現在顓臾封地的城牆不僅堅固,並且離季氏居住的費邑很近。如果現在不將顓臾的封地奪取過來,日後必定會成為季氏子孫的憂患。」

從冉求的心裏話中,可以得知伐顓臾的計畫,原來是出自冉求的計策,不是季氏本身的構想。這是冉求為了謀自己的名位、權力,刻意討好季氏歡心的謀畫,表面是替季氏的權位及季氏子孫的安危著想,實際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是藉由替季氏謀畫利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表面堂皇,而實際陰謀的作法。

孔夫子見自己的學生如此,隨即忍不住的教誡冉求。孔子曰: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孔子是說:「端正、坦盪的君子,要小心「口是心非」的毛病。內心實際是不想要,為了聲譽形象卻說是要,或者實際是要,又為了保護自己的聲譽而說不要。這樣的人必定會用種種的理由,為「裏外不一」的矛盾作辯解。

孔子說出的問題,正是許多私謀己利,又顧慮自身聲譽、形象的人,常常採用的手段。許多人實際上是拒絕、反對某些人與事,但在表面上卻是顯示出接受、支持的態度,這樣必定會另外用種種的藉口、理由、方法及手段,來達到拒絕、反對的目的。

有些人看到許多正確與有益於世人的事情,可是自己卻為了某種個人因素,而無法接受或認同,但又無法在作事及做人的原則上,提出任何反對的理由。這時就會假意的支持或讚賞,但是將拒絕、反對的做法,包裝、隱藏到其他的層面上,再用種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繼續拒絕、反對到底。這種在表面上做「光明正大」的朋友、善人,實際卻是為了私人的因素,而作一個堅絕抗拒、反對的對手,這正是「君子」應當遠離的「疾」、「病」。

這是用種種「讓人、事能夠更好」的理由,提出種種不合常理、矛盾、嚴苛的方式,或根本無法實現的要求,達到抗拒、反對、阻礙及破壞的目的。用「支持」、「關懷」、「督促」的好理由、好形象,不管對錯、好壞,先苛責再說,將自己包裝成「愛之深、責之切」的善意支持者。這正是孔子說的「捨曰欲之而必為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