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正覺人生的規劃與落實(六)

隨佛禪師

(接續上期)諸位法友!平常日子裏的櫃子都是這樣擺,掃不到的角落必定是一直掃不到。唯有移開櫃子後,髒的角落才會看得到、掃得到!

當生活慣性與生活形態改變,我們會有忍受不了的經驗,也會有受不了的事情。當我們的生活形態改變,必定和原來習以為常、喜歡的生活步調、模式不同。這會直接的引起認知上的質疑,生活慣性的不適應,感情模式、人格特質的強烈反應,會有逃避、拒絕、厭惡的心緒反應,接著會導向「自我合理化」的認知解釋。這正是用種種言之成理的說詞,陳述各種不需要改變生活形態的道理,證明自己原有的生活情況才是正確無誤。

師父送諸位一句話:禪觀!不需要費心的觀,因為現實就在前面讓我們看。諸位聽得懂師父說的意思嗎?當把櫃子不動的擺在既定的位置上,這時要看到櫃子後面的塵埃,必需很認真的察看。但是,這總是看不大清楚。當我們把櫃子一移動,櫃子後面角落的塵埃是隨即出現在面前,我們絕對看得到。師父的意思是什麼?很簡單!當人們的生活形態開始改變,種種的不適應、懊惱、心緒,會通通浮現出來。不想看,還不行!因為我們幾乎是在和這些心緒拉扯。在這時候,禪觀是容易的事。因為不用認真的觀察,這些心緒即一直敲我們的門。

諸位朋友!你覺得修行很困難嗎?

其實,修行最需要的是願意不逃避,直接面對實際生活的種種問題與煩惱,審察當中的緣由與發展,並對生活重新的規劃,導向問題與煩惱的消除。

現在,我們要從實際面來談。諸位法友!不論我們現在是四十歲、五十歲,或是六十歲,不論已經幾歲。如果我們已經走到目前這個進退不得的階段,也就表示後續人生的歲月,基本上是和現在的處境差不多!你是絕對不會脫隊,但是大概不會有什麼長足的進步了。

我們對於習慣的生活結構及形態,習以為常的不想改變。櫃子沒有挪動的意願,覺得掃不到的角落,怎麼做還是掃不到,能掃到的通通掃啦!對嗎?那請問下一步,我們會做甚麼?大概是等死而已!我不想讓法友們活著等死,所以應該讓大家能夠「廢物利用」。

這是2014年要開始的「學法新歷程」。前來學習已經3年以上的法友們!禪堂不是我們主要修行的地方。雖然你已知道很多的禪觀技巧,如果你想要繼續參加禪修,師父一樣會教你怎麼禪修。但是,請記住,你的禪修重點已經不在那裏了。明白嗎?修行的重點,不應該只是擺在禪堂裏。如果繼續的將修行重點擺在禪堂裏,修行是很難有實質的進步,真正必要的是重新規劃人生,並且落實規劃的內容。

但是,現在你根本不會重新規劃人生。對嗎?因此,我們的做法是讓「禪堂」與「課堂」不只是在固有的地點。特別是對老同修來說,或者學習比較久的同修而言,人生的規劃有必要重新規劃。規劃什麼呢?

諸位法友!此生是否能夠見法、解脫?咱們先不爭論這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應當是如何將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做一些改變。例如:師父提到的「些許時間休息,些許時間耕耘生命,些許時間留給自己,些許時間留給其他的生命,些許時間──面對些許!」……(待續)

※本文摘錄於12月22日週日共修隨佛長老大堂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