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五事異法之論爭(下)

Ven. Bhikkhu Vūpasama 隨佛法師
選錄自隨佛法師著《原始佛法與佛教之流變》2010
接《正法之光》第三期 部派分裂之探究(二)五事異法之論爭(下 2)

六、審視部派的分化

甲、佛教部派分裂的真相

佛教僧團的分裂緣由,古來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各分別屬於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分別說部系,包括今南傳佛教圈)、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大眾部系),還有阿難系摩偷羅僧團(上座部系)。

1.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之分別說部系(包括印大陸化地部、飲光部、法藏部及錫蘭銅鍱部)

分別說部系宣說部派分裂的緣由,是基於「佛滅百年,毘舍離僧團擅行受取金錢等十事」(參《正法之光》第三期p.7 ~ p.8),但根據毘舍離僧團傳誦之《摩訶僧祇律》1記載,擅行「十事非律」之東方毘舍離僧團的第二師,即出自優波離師承的陀娑婆羅,不僅認同提舉「十事非律」的阿難系耶舍Yesa(優多羅Uttara 的弟子),更承認由八大長老主持的羯磨會議判定「十事非律」的議決,更參與了再結集律戒的說法,表示支持論爭之後舉行的「第二次結集(又稱為七百結集)」(參《正法之光》第八期p.13)。

此外,出自公元後四、五世紀,錫蘭銅鍱部傳誦的『大王統史』2(Mahāvaṁsa),宣說阿育王即位的年代是在佛滅後約218 年,而『島王統史』3(Drpavaṁsa)又說佛教的分裂起於佛滅後百年至二百年間,記載了阿育王即位後第十七年,主張「佛分別說」4的目犍連子帝須領導優禪尼僧團舉行了分別說部的自部結集5(參《正法之光》第八期p.16, p.19~ p.20)。但是錫蘭銅鍱部的說法,不合於更早傳於印度本地之《阿育王傳》及《十八部論》,主張阿育王出於佛滅後百年或百一十六年的說法。

《阿育王傳》6:「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後,此小兒者當作轉輪聖王四分之一,於花氏城作政法王,號阿恕伽,分我舍利而作八萬四千寶塔饒益眾生。」

《十八部論》7:「佛滅度後百一十六年,城名巴連弗,時阿育王王閻浮提,匡於天下。

此外,根據現今遺留於世的阿育王『石刻碑文』來看,阿育王『石柱法敕』的憍賞彌(Kosambī)法敕8,『小石柱法敕』的桑琦(Sāñchī)法敕9、沙如那陀(Sārnāth,古昔之鹿野苑)法敕10,都可見到明令「不得破僧」及呼籲「僧團和合」的敕令(參《正法之光》第八期p.20)。

憍賞彌法敕:「天愛於憍賞彌敕令於諸大官。……命和合……於僧伽中不應容此。……比丘或比丘尼而破僧者,皆令著白衣,此不得住精舍之處。」

桑琦法敕:「雖任何人亦(不得)破僧。若比丘或比丘尼而破僧者,皆令著白衣,不得住精舍之處。……天愛如是昭。」

沙如那陀法敕:「(不得)破……比丘及比丘尼之僧伽,(朕之)諸王子(乃至)曾孫……以此令和合……。比丘或比丘尼而破僧伽者,皆令著白衣,不得住此精舍之處。……不論如何,朕所希望和合於一,令僧之久住。」

然而,如果阿育王即位的年代,真是錫蘭銅鍱部所說的佛滅後約218年,統世約41年,而佛教分裂為十八部派是發生在佛滅後百年至二百年間。那麼試問:佛滅後約218 年的阿育王,如何能夠要求已經分裂為十八部派的諸部僧眾「不得破僧」,並且訓令任何破僧和合的僧伽「必須著白衣,不得於僧中住」呢?這種王令豈能合乎佛滅後二百餘年的佛教實況,並為部派分立已久的佛教僧眾所接受?阿育王「禁止僧團分裂」的敕令,實質上是因為孔雀王朝拉攏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信賴、支持忠誠於阿育王的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壓制反對「五事」的阿難系僧團,訓令「不得破僧」的真實目的,應當是「針對阿難系僧團反對優波離系僧團的主張,而發出的警告」。

因此,從阿育王訓令「不得破僧」的『石刻碑文』來看,阿育王的年代應當是在僧團起大論爭,即將面臨分裂之際。如依分別說系錫蘭銅鍱部傳誦的『島王統史』及北印《阿育王傳》及《十八部論》推斷,阿育王的時代及僧團分裂的時間,應當是在佛滅後116 年較合於事實(參《正法之光》創刊號『佛陀與阿育王年代考證』p.10 ~ p.18),而僧團分裂的緣由不應是「佛滅百年,毘舍離僧團擅行受取金錢等十事」。

2.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大眾部系)

根據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轉化之大眾部傳誦的《舍利弗問經》(梵Ṥāriputra-paripṛcchā, 又名《菩薩問喻》)中,以「佛說預言」的型式記載,在謀篡孔雀王朝的弗沙蜜多羅王Puṣamitra 歿後,阿難系上座部分裂以前,僧團因為「古律及新律」的論爭,而分裂出上座部及大眾部(參《正法之光》第八期p.14 ~ p.15)。見《舍利弗問經》11

「佛言:……我尋泥洹……迦葉傳付阿難,阿難復付末田地,末田地復付舍那婆私,舍那婆私傳付優波笈多。優婆笈多後,有孔雀輸柯王,世弘經律,其孫(時有)名曰弗沙蜜多羅……毀塔滅法,殘害息心四眾……王家子孫於斯都盡。其後有王,性甚良善……時有一長老比丘,好於名聞亟立諍論,抄治我律開張增廣,迦葉所結名曰大眾律,外採綜所遺誑諸始學,別為群黨互言是非。……學舊者多從以為名為摩訶僧祇也,學新者少而是上座。從上座為名,為他俾羅也!我去世時三百年中,因於諍故,復起薩婆多部及犢子部。」

但是根據弗沙蜜多羅王在位年代(185~149B.C.),推斷阿難系分裂前的「古律及新律」論爭,應當是發生在佛滅後238 年(149 B.C.)弗沙蜜多羅王Puṣamitra 歿後,佛滅後約250 年(三百年中, 137B.C.),阿難系上座部分裂出雪山部及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之前,時約公元前149 年至公元前137 年之間。然而,根據《舍利弗問經》的記載,有著佛滅後二百年中,佛教初分為東山住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等五部的說法,但這五部都是屬於大眾部分化而出的分派。見《舍利弗問經》12

「我滅度時二百年中,因於異論生,起鞞婆訶羅部(巴Pubbaseliyā,東山住部)、盧迦尉多羅部(梵Lokottaravāda,說出世部)、拘拘羅部(巴Kukkuṭika,雞胤部)、婆收婁多柯部(巴Bahussutaka,多聞部)、缽蠟若帝婆耶那部(巴Paññattivādā,說假部)。三百年中,因諸異學,於此五部,復生摩訶提婆部。」

大眾部系傳誦的《舍利弗問經》,提出部派初分的五部,都是出自大眾部的分派,此說當然不是真實,目的應當只是為了強化大眾部是「佛教正統」的印象罷了!而原為初期分化的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形成時間,反而改置於佛滅後三百年中的「古新律爭」。

根據《舍利弗問經》提到阿難系師承時,是說「阿難付末田地,末田地付舍那婆私」,發現公元前一世紀《阿育王傳》中,阿難旁傳的末田地,被改為阿難系的第二師,傳法於原阿難直傳的商那和修(又譯為舍那婆私)。這一師承的轉說,原是出自阿難系分裂為雪山部及說一切有部,當說一切有部再分裂為新說一切有部及犢子部以後,宣化於罽賓(迦溼彌羅)的新說一切有部(自稱根本說一切有部),即在傳誦的《達摩多羅禪經》中改變了原來師承的次序。

《阿育王傳》13:「尊者(優波)鞠多……語提多迦言:子!佛以法付囑迦葉,迦葉以法付囑阿難,阿難以法付我和上商那和修,商那和修以法付我,我今以法付囑於汝。」

《達摩多羅禪經》14:「如來泥曰未久,阿難傳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傳舍那婆斯(即商那和修),此三應真咸乘至願」

師承次序的改說,應是罽賓的新說一切有部為了和兄弟系的犢子部,爭奪阿難系正統的地位,才會將罽賓的開教大師末田地,從傳說中阿難的旁傳,轉推崇為阿難系的第二師,再傳於原阿難系第二師的商那和修。如此一來,罽賓新說一切有部的末田地,變成南方犢子部尊崇之商那和修的師長,藉此表彰新說一切有部才是阿難系的正統。如是可見,《舍利弗問經》傳出的時間,應當晚於公元前一世紀的《阿育王傳》,也晚於更後出的《達摩多羅禪經》。因此,大眾部傳誦的《舍利弗問經》,對於部派分裂的時間及緣由的說法,可能是出於「為了堅固大眾部在佛教中的正統地位」的目的,在可信度上應當是有所不足。

3.阿難系摩偷羅僧團(上座部系)

根據公元前一世紀世友(梵Vasumitra)闡述印度部派論著,由公元五世紀鳩摩羅什Kumārajīva 初譯《十八部論》(公元402~410 年),佛滅後116 年的阿育王時代,孔雀王朝首都華氏城Pāṭaliputra(波吒梨弗多羅),有龍、因緣、多聞等三比丘眾,為了爭論「從他饒益、無知、疑,由觀察、言說得道」之五事異說而分裂。此事據公元二世紀,阿難系說一切有部集成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記載,這是為了毘舍離城優波離系僧團的大天Mahādeva,提出「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的「五惡見事」,造成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龍眾)、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因緣眾)、阿難系僧團(多聞眾)的分裂。見《十八部論》、《大毗婆沙論》的記載:

《十八部論》15:「佛滅度後百一十六年,城名巴連弗,時阿育王王閻浮提,匡於天下。爾時,大僧別部異法,有三比丘(眾):一名能(龍之誤寫),二名因緣(真諦譯為外邊眾),三名多聞。說有五處以教眾生,所謂:從他饒益、無知、疑,由觀察、言說得道。此是佛從始生二部,一謂摩訶僧祇,二謂他鞞羅(秦言上座部也)。」

《大毗婆沙論》16:「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於後漸次雞園寺中,上座苾芻多皆滅歿。十五日夜布灑他(步薩)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彼便自誦所造伽他(五事偈)。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不驚訶: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對之翻彼頌曰:『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汝言非佛教』。於是竟夜鬥爭紛然,乃至終朝朋黨轉盛,城中士庶乃至大臣,相次來和皆不能息。……(阿育)王遂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眾,訶伏餘眾,事畢還宮。爾時,雞園爭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

根據公元六世紀由真諦Paramārtha次譯的《部執異論》(西元548~569 年),大天提出的「五事異法」是說:「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而原本三比丘眾(三大僧團)爭論五事,則被改說為大國眾(毘舍離僧團)、外邊眾(優禪尼僧團)、多聞眾(阿難系摩偷羅僧團)、大德眾(後世出的犢子部)等四比丘眾,多加入了阿難師承說一切有部系的犢子部(佛滅三百年末自阿難師承上座系說一切有部分出犢子部,參《正法之光》第八期p.14 ~ p.15)。見真諦Paramārtha 譯《部執異論》17

「佛世尊滅後,滿一百年,譬如朗日隱頞悉多山。過百年後更十六年,有一大國名波吒梨弗多羅,王名阿輸柯,王閻浮提,有大白蓋覆一天下。如是時中大眾破散,破散大眾凡有四種:一大國眾、二外邊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此四大眾,共說外道,所立五種因緣。五因緣者,如彼偈說: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思擇此五處,分成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弟子部。」

公元六世紀中葉,真諦翻譯世友論時,多加入犢子部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公元約511 年北印阿難系說一切有部已為白匈奴(挹怛或咽噠Hephtalites)摩醯邏矩羅Mihirakula 王(彌羅掘、寐吱曷羅俱)破滅,法脈斷絕,才會將分化自阿難系說一切有部的犢子部(主要指犢子部四大支派當中最盛的正量部)加入。見《付法藏因緣傳》、《蓮華面經》、《大唐西域記》:

《付法藏因緣傳》18:「時彼國王,名彌羅掘,邪見熾盛,心無敬信,於罽賓國毀壞塔寺,殺害眾僧……相付法人於是便絕。」

《蓮華面經》19:「身為國王,名寐吱曷羅俱而滅我法。」

《大唐西域記》20:「數百年前,有王號摩醯邏矩羅(唐言大族)……宣令五印度國,繼是佛法,並皆毀滅,僧徒斥逐,無復孑遺。」

大天主張的「五事」,提出聲聞阿羅漢是「有漏、不圓滿」等「異說」。當時佛教僧團為了大天的「五惡見事」起了大論爭,因而分裂為阿難系僧團的上座部,反對五事,主張阿羅漢無漏、圓滿;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的大眾部,贊成五事,主張阿羅漢有漏、不圓滿;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的分別說部,反對五事21,但折衷兩邊,主張阿羅漢無漏、不如佛圓滿。見分別說系錫蘭銅鍱部 《論事》『果智論』22

「此處,言『諸佛依諸有情之得聖果而說法,聲聞亦然』,依此之共通而『如諸佛,聲聞亦依有情於得果而有智』之彼等邪執。」

由於三大僧團的主張,是差異及對立,所以分裂成兩大師承、三大部派。反對「五事異法」的阿難系僧團,不認同「阿羅漢不圓滿」思想下的「菩薩信仰」。贊成「五事異法」的優波離系大眾部,還有「反對五事」卻妥協「阿羅漢不圓滿」的分別說部,則主張「阿羅漢不圓滿」的新說法,並將佛滅後百年內增新之『本生』故事當中的「佛陀過去世未正覺時」,尊崇為「勝於阿羅漢」的新聖人――菩薩,增新融入於「第二次結集」編成的古新四部聖典23當中,廣為提倡新出的「菩薩信仰」,但是阿難系則無有此等增新的說法24(參《正法之光》第五期p.18~p.19)。

當佛教部派初分裂為阿難系上座部(非南傳佛教)、優波離系大眾部、優波離系分別說部(今南傳佛教母部),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優禪尼僧團)為了達成阿育王「平息僧爭」的要求,即將妥協阿難系上座部(摩偷羅僧團)及優波離系大眾部(毘舍離僧團)兩邊的見解,以及自部「分別說」的思想,作為佛教正統及主流說法,並在阿育王的支持下,率先舉行了分別說部的結集25。分別說部的結集,是在傳統的經與律之外,多增了自部思想的《論事》及《舍利弗阿毘曇》,因而形成了經、律、論三藏(參《正法之光》第八期p.19)。在此之下,阿難系僧團上座部為了維持原來的教說,遂再次舉行了經、律的結集26(參《正法之光》第八期p.18)。當僧團各自結集教說後,也就代表著佛教僧團自此正式的分裂了。

七、佛教部派的再分化

在阿育王心中是支持分別說部,如以大天Mahādeva 代表毘舍離僧團作為摩哂陀的戒師之一,而不是優波離師承毘舍離僧團的第三師樹提陀娑Jotidāsa,或是第四師的(阿)耆哆Ajita27(或譯阿夷頭),正是表示「阿育王支持目犍連子帝須作為優波離師承的正統28」。當佛教僧團分裂為三大部派以後,阿育王一方面大力的支持優波離系分別說部,令分別說部佈教師宣化於印度及週邊各地,另一方面則在各地廣立石刻的『敕令碑文』,訓令「雖任何人亦(不得)破僧。若比丘或比丘尼而破僧者,皆令著白衣,不得住精舍之處」29,意在警告阿難系摩偷羅僧團(上座部)及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大眾部),但是阿育王是支持大天眾的主張,可見『敕令碑文』的真正目的應當是「針對阿難系僧團反對優波離系僧團的主張,而發出的警告」。

阿育王時代佛教得以廣宣於各方,而新教區的佛教逐漸興盛以後,不免和原有的僧團分化,遂再引起進一步的部派分化。根據梁朝慧皎(A.D.497 ~ 554)《高僧傳》30中,依據傳化於北印迦濕彌羅新說一切有部的《達磨多羅禪經》說:

「迦葉、阿難、末田地、舍那波斯、優波掘多,此五羅漢次第住持,至(優波)掘多之世,有阿育王者。王在波吒梨弗多城,因以往昔見佛遂為鐵輪御世。……遠會應真更集三藏,於是互執見聞各引師說,依據不同遂成五部」。

1.優波離系大眾部的說法

佛教再分為五部的說法,也見於大眾部的傳誦,但大眾部認為曇摩鞠多(法藏部)、迦葉毘部(飲光部)、彌沙塞部(化地部)、薩婆帝婆(薩婆多部)、婆嗟富羅(犢子部)等五部,都是以大眾部(摩訶僧祇)為根本。見大眾部傳誦的《大集經》31

「憍陳如!我涅槃後有諸弟子……顛倒解義……覆隱法藏,以覆法故名曇摩鞠多。……復讀誦書說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內外,破壞外道善解論義……是故名為薩婆帝婆(即薩婆多部,又名說一切有部)。……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為迦葉毘部。……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虛空、識相,是故名為彌沙塞部。……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是故名為婆嗟富羅(巴Vajjiputtaka,即犢子部)。……讀誦書寫,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摩訶僧祇。」

根據大眾部《舍利弗問經》32的說法,「從上座為名……我去世時三百年中,因於諍故,復起薩婆多部及犢子部」,《大集經》中提到的薩婆多部、犢子部,認為都是屬於阿難系上座部的傳承,分化於佛滅後約二百五十年年。這在阿難系上座部的說法中,薩婆多部、犢子部,都確是屬於阿難系上座部的傳承,兩部也都是出於佛滅後第三百年的中葉,並不是部派初分的阿育王及優波鞠多時代。見公元前一世紀,世友Vasumitra 論由鳩摩羅什Kumārajīva 初譯之《十八部論》33(A.D.504~513):

「至三百年中,上座部中因諍論事,立為異部。一名薩婆多,亦名因論先上座部;二名雪山部。即此三百年中,於薩婆多部中更生異部,名犢子。」

如是可知,《大集經》提到的薩婆多部、犢子部,實際上應是指部派尚未再分化的阿難系上座部。如是阿難系上座部、優波離系的摩訶僧祇(大眾部),再加上法藏部、迦葉毘部、彌沙塞部,就是大眾部指的五部,而不是為了獨尊大眾部,另將上座部改說是後世再分的薩婆多部、犢子部。

2.阿難系上座部的說法

若據北印阿難系上座部僧團的說法,法藏部、迦葉毘部、彌沙塞部等三部,都是在佛滅後第三百年的中葉,出自阿難系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的再傳。見《十八部論》34

「即此三百年中,薩婆多中更生異部,名彌沙部。彌沙部中復生異部,因師主因執連,名曇無德。即此三百年中,薩婆多部中更生異部,名優梨沙,亦名迦葉惟。」

然而,法藏部、迦葉毘部、彌沙塞部,這三部真是阿難系的分派嗎?據《十八部論》的記載,傳化於南印的法藏部,因為「師主執連」,此部師承應當是出自目犍連子帝須,是出自分別說部的分派。又根據『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35,引據真諦Paramārtha翻譯公元前一世紀世友論之《部執異論》時,而作『疏解』的說法:

法護(法藏的異譯),是人名。此羅漢是目連弟子,……此部自說:勿伽羅是我大師。」

法藏部的部主稱為法護(法藏)Dhammarakkhita,又譯為曇無德,所以此部又稱曇無德部,宣稱「勿伽羅(Maudgalyāyana)為我大師」。勿伽羅,或說為沒特伽羅,即是目犍連Maudgalyāyana 的異譯,法藏部的部主自稱出自名為目犍連的師承。見《歷代三寶紀》卷第八及《翻譯名義》:

《歷代三寶紀》36:「曇無德律四十五卷(秦言法藏,此是人名。即四分律主也,或六十卷)。」

《翻譯名義》37:「真諦三藏云:勿伽羅,此翻胡豆,綠色豆也。上古僊人,好食於此,仍(乃)以為姓。正云摩訶沒特伽羅,新翻采菽氏,菽亦豆也。西域記云:沒特伽羅,舊曰目犍連。訛略也!」

如是可見,法藏部是出自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第五師目犍連子帝須的分別說部,並不是阿難系的上座部。又根據大眾部傳誦的說法,法藏部、飲光部都出自「目犍羅優波提舍」的傳承。見《舍利弗問經》38

目犍羅優波提舍,起曇無屈多迦部、蘇婆利師部。他俾羅部,復生迦葉維部、修多蘭婆提那部(即經量部)。」

大眾部傳誦的《舍利弗問經》提到的曇無屈多迦部,是Dhammarakkhita 的音譯漢語,也稱為曇無德部,義譯即是法藏部,出自目犍羅優波提舍的傳承。《舍利弗問經》提到的蘇婆利師部,蘇婆利師(梵Suvarṣaka)意譯善歲,即善歲部,又音譯為蘇跋梨沙柯部。

根據世友論的三種譯本《十八部論》、《部執異論》、《異部宗輪論》的記載,蘇跋梨沙柯部(梵Suvarṣaka),也稱柯尸悲與部(Kāśyapīya 又音譯迦葉遺部,飲光部名),是飲光部的異名。如

《部執異論》39:「善歲部,亦名飲光弟子部。……蘇跋梨沙柯部,亦名柯尸悲與部」。

《異部宗輪論》40:「飲光部,亦名善歲部」。

根據《三論玄義》41記載:

(善歲)七歲得羅漢,值佛聞法,皆能誦持。撰集佛語,次第相對,破外道為一類,對治眾生煩惱復為一類。」

此外,在《四分律開宗記》42卷一,又有提及「飲光」是蘇婆利師部主的姓,「蘇婆利(善歲)」是部主名。因此,《舍利弗問經》是誤將蘇婆利師部(即善歲部)與迦葉維部(即飲光部),分為不同的兩部,而且又誤以為阿難系的他俾羅部(上座部)與分別說系的法藏部、飲光部,都是出自目犍羅優波提舍的傳承。目犍羅優波提舍,目犍羅就是目犍連的音轉,優波提舍Upatiṣya(梵Upadeśa)又音譯為優波帝沙、優波帝須、鄔波第鑠,原本是舍利弗Ṥāriputra的名字,而目犍羅優波提舍,正是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ta tissa 的正式稱謂,是優波離師承分別說部的部主。見《翻梵語》43

《翻梵語》:「帝須(應云帝沙,譯曰光明) ……優波帝須(應云優波帝沙,譯曰大光)」。

如此可以確知,化地部Mahīśāsaka(音譯彌沙塞和醯部,又名正地部)、法藏部Dharmaguptaka(又名曇無德部)、飲光部Kāśyapīya(音譯迦葉遺部、迦葉比部、迦葉毗部、柯尸悲與部,又稱善歲部Suvarṣaka)等三部,絕不是佛滅後約250年才分化自阿難系上座部之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的分派。因此,真實的情況是佛滅後116 年,由出自優波離師承之目犍連子帝須領導的優禪尼僧團(分別說部),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傳化於各方,分別說部僧團遂再分化為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此時分別說系在錫蘭分派的銅鍱部,還未正式的形成。

3.優波離系分別說部的說法

根據分別說系錫蘭銅鍱部傳誦的『島王統史』(Drpavaṁsa)說法,不僅化地、法藏、飲光三部皆出於分別說部的傳承,連出自阿難系上座部的說一切有部及犢子部也是屬於分別說部的傳承。當然這是分別說部為了尊崇自部,才會有將阿難系的說一切有部、犢子部,甚至更後從說一切有部分出的說轉部(鬱多羅部)、經量部(修多羅部),都納入分別說部(自稱上座部)的傳承,並錯將犢子部改說為說一切有部之先 。見『島王統史』第七章44

於純粹之上座部再起分裂。(即)化地、犢子之比丘等分離為二部。……(四六)其後化地部起分二派,說一切有、法護之比丘等分離為兩部。(四七)由說一切有而飲光,由飲光而說轉,由此次第更起經說。」

根據分別說系錫蘭銅鍱部的說法:阿育王時,請目犍連子帝須處理「外道異見」的分亂,並派遣佛教長老大德,傳化於各方,當時有迦葉(飲光)姓的長老末示摩(Majjhima),宏化於雪山Himavanta。由於末示摩長老的遺骨,目前已在桑琦Sāñchī 佛塔中發現,證明此說應是史實。桑琦Sāñchī 佛塔最先啟建者很可能是阿育王,桑琦佛塔建在鄰近阿育王子摩哂陀的出生地卑提寫Vedisa 約十公里的山丘上,卑提寫距離分別說系之根據地優禪尼不遠。根據公元1851 年「印度考古之父」亞歷山大•康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45)的考古所得,桑琦佛塔中,除了供奉 佛陀及舍利弗、大目犍連的遺骨以外,主要就是供奉由阿育王派出宣教四方的傳教師中,出自優波離師承分別說系僧團的長老遺骨。依此可以推斷,桑琦Sāñchī佛塔的建立原意,除了崇仰 佛陀以外,主要是為了「彰顯阿育王護教的功績」。爾後,經由分別說部僧團及信眾的擴建,逐漸的成為「宣示分別說部是佛教的正統及主導者」的表徵。

阿難系僧團的上座部(不是現今自稱是上座部,實是出自分別說部的南傳佛教),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的大眾部,再加上優波離師承優禪尼僧團之分別說部,再分化而成的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也就是阿育王及阿難系第三師優波鞠多Upagupta時代之佛教的兩大師承、三大部系、五部僧團。公元後二世紀,阿難系迦濕彌羅重論之說一切有部傳誦的《達磨多羅禪經》卷上46

「如來泥曰未久,阿難傳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傳舍那婆斯。此三應真咸乘至願,冥契于昔,功在言外,經所不辯必闇,軏無匠孱焉無差。其後有優波崛(多),弱而超悟,智紹世表,才高應寡,觸理從簡,八萬法藏所存唯要。五部之分始自於此」。

承自真諦門下的吉藏(A.D. 549 ~ 623)著有《三論玄義》,提到阿難系優婆掘多時代僧團分為五部,稱為「同世五師」。見《三論玄義》47

同世五師者,於優婆掘多世即分成五部,一時並起,名同世五師。一曇無德、二摩訶僧祇、三彌沙塞、四迦葉維、五犢子部」。

《三論玄義》提到「同世五師」當中的犢子部,原本應是阿難系的他鞞羅部(上座部)。因為公元後一、二世紀間,阿難系重經正統的雪山部,因為融攝了大眾系多聞部的見解,已隱沒於世,而優波離系化重論的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在公元後約二、三世紀間,被迦濕彌羅國的訖利多種王破滅,日後雖略有恢復,又在公元約511 年,為白匈奴摩醯邏矩羅Mihirakula 王破滅於印度,法脈斷絕。見《大唐西域記》卷三48、卷四20

是五百賢聖,先造十萬頌鄔波第鑠論(舊曰優波提舍論訛也),釋素呾纜藏(舊曰修多羅藏訛也),次造十萬頌毘柰耶毘婆沙論,釋毘奈耶藏(舊曰毘那耶藏訛也)。後造十萬頌阿毘達磨毘婆沙論(說一切有部傳),釋阿毘達磨藏……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石函緘封。……迦膩色迦王既死之後,訖利多種復自稱王,斥逐僧徒,毀壞佛法。」

「數百年前,有王號摩醯邏矩羅(唐言大族)……宣令五印度國,繼是佛法,並皆毀滅,僧徒斥逐,無復孑遺。」

雖然說一切有部沒落,但出自說一切有部系之犢子部的支派正量部興盛,儼然以阿難系正宗自居。所以,六、七世紀間的吉藏,可能因而將出自說一切有部的犢子部,作為阿難系上座部的代表(參考《正法之光》第七期p.21)。

佛滅後116 年以後,優婆掘多時代的佛教五部僧團,圖示如下:

八、釐清佛教分裂的部派偽說

佛教部派的分化,初始分裂就是兩大師承、三大僧團的分裂,絕非只是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而已!後世廣為流傳的上座、大眾兩部分裂的說法,事實上是出自三大部派,為了推崇自部是佛教的正統及主導者,各自編造出有利於建立自部權威地位的偽說,這才形成共說上座及大眾的分裂,但內容卻各有不同的說法,而主導者也不同。

佛教僧團的論爭及對立,主要有發生佛滅後百年的「十事非律」及佛滅後116 年「大天五事」,而這兩次的僧團論爭都是毘舍離僧團所造成,從歷史層面來看,毘舍離僧團可以說是佛教僧團分裂的主要源頭。

當毘舍離僧團的大天舉「五事異法」,造成佛教僧團三分為阿難系上座部、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及大眾部時,阿育王雖然偏坦大天的毘舍離僧團,但是在阿育王的心中,還是信賴、支持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此外,在阿育王的心中,佛滅百年擅行「十事非律」的毘舍離僧團,也是不如在「十事非律論爭」時,支持淨律的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這在阿育王子摩哂陀出家時,依優禪尼僧團的目犍連子帝須為師,而不是毘舍離僧團的樹提陀娑或阿耆哆,就可以明白「阿育王支持目犍連子帝須作為優波離師承的正統」。因此,在「優波離師承正統」的爭競下,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及毘舍離僧團,兩部僧團是有著內在的矛盾及利害衝突。

佛教分裂以後,優波離系優禪尼僧團(分別說部)、毘舍離僧團(大眾部),在阿育王的偏坦及支持下,部派的聲勢明顯的勝過阿難系僧團,優波離系僧團主導了佛教的路線,成為佛教的主流者。阿難系僧團在經過長達近134 年(佛滅後116 ~ 250 年),努力的維持傳統經說傳承後,最後還是失敗了。佛滅後約250 年,阿難系僧團的迦旃延尼子受到優波離系的影響,不僅改變阿難系僧團原本「維持傳承傳統經說」的原則及「不弘論」的立場,接受了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大眾部之「菩薩信仰」及「無明最後斷」的部義,並著作及大弘已偏離傳統經說的《阿毘達磨發智論》(參《正法之光》第五期p.18 ~ p.21, 第七期p.15 ~ p.20)。見龍樹《大智度論》卷二49、迦旃延尼子《發智論》50,以及真諦Paramārtha 著作的『部執異論疏』51

《大智度論》:「佛在世時法無違錯,佛滅度後初集法時亦如佛在。後百年阿輸迦王,作般闍于瑟大會,諸大法師論議異故,有別部名字。從是以來展轉,至姓迦旃延婆羅門道人,智慧利根盡讀三藏內外經書,欲解佛語故,作『發智經』八犍度。」

《發智論》卷十一:「菩薩昔餘生中,造作增長感異熟果大宗葉業,由是因緣,展轉出生。」

《發智論》卷十八:「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如說慈氏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名慈氏,如來、應、正等覺」

《發智論》卷三:「五順上分結、謂色貪順上分結、無色貪順上分結、掉舉順上分結、慢順上分結、無明順上分結。」

『部執異論疏』:「上座弟子部,唯弘經藏,不弘律、論二藏故。……從迦葉已來,至優波笈多,專弘經藏,相傳未異。以後稍棄根本,漸弘毘曇。至迦旃延子等,棄本取末,所說與經不相符。欲刊定之,使改末歸本,固執不從。再三是正,皆執不迴,因此分成異部。」

如是,阿難系僧團維續、傳承正法的努力,最後還是在優波離系的影響下,徹底的失敗了。當阿難系僧團沒落以後,優波離系僧團的師承正統,也就代表著佛教的正統及主導地位。因此,同出於優波離師承的優禪尼僧團(分別說部)及毘舍離僧團(大眾部),為了爭取「佛教的正統及主導地位」,即各自提出能夠「確立自部為優波離師承正統」的說法。

1.優波離系大眾部的偽說

由毘舍離僧團轉化的大眾部,如要確立自部是「優波離師承正統」,就必需隱覆毘舍離僧團行「十事非律」及「大天五事」,並造成佛教僧團對立的史實。根據大眾部《舍利弗問經》52的說法,大眾部將佛教分裂的事由,改說是「古律及新律」的論爭,並且將分裂的時間,說是弗沙蜜多羅王Puṣamitra 歿後,佛滅後約238 年53至佛滅後約250 年(149 ~ 137 B.C.)之間(參《正法之光》第七期p.16)。這一說法,一方面避開佛教分裂的真正的原因及時間;二方面採用「維護古老律戒」的立場,建立大眾部是「優波離師承正統」的地位,同時以「改轉律承」來打擊「抄治我律,開張增廣」,自稱是上座部的優波離系分別說部。

此外,根據大眾部《舍利弗問經》54的說法,佛滅百餘年,佛教初分前段時期的五部僧團,是東山住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都是出自大眾部的分派。此外,《舍利弗問經》55也將優波離師承分別說系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等三個支部,納入阿難系上座部的支派。又依大眾部《大集經》31的說法,佛滅二百餘年,出自分別說部系的曇摩鞠多(法藏部)、迦葉毘部(飲光部)、彌沙塞部(化地部),還有阿難系上座部的薩婆帝婆(薩婆多部)、婆嗟富羅(犢子部)等五部,都是以大眾部(摩訶僧祇)為根本。在《舍利弗問經》及《大集經》中,對這些部派的歸屬及成立的時間,都是以建立「大眾部是部派共源、僧團之本」為目的,不但不是事實,部派分化成立的時間,也多錯置或延遲。

由於大眾部以「古律及新律」的論爭,建立自部的律承正統地位,並將「開張增廣律戒」的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及阿難系上座部,都指為「改變律說」的上座部,所以在大眾部的說法中,部派分裂就大眾部及上座部的分裂。(參《正法之光》第七期p.16)。

2.優波離系分別說部的偽說

深受阿育王支持,優禪尼的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在佛教僧團分裂為三大部派以後,即得廣為流傳於印度各地,並率先分化出化地、法藏、飲光三部,聲勢一時達到鼎盛,可以說是阿育王時代及往後佛教的重要主導者。在「十事非律」及「大天五事」的兩次重大紛爭中,「十事非律」時西方優波離系阿槃提Avanti(近優禪尼)、達嚫那婆多Dakṣiṇāpatha 僧團,也就是優禪尼地區的優波離系僧團,是和阿難系僧團團結一致的為了淨化僧律(參《正法之光》第三期p.6 ~ p.14)。但在後來佛滅後116 年的「大天五事」論爭時,分別說部僧團是和阿難系僧團變成對立、分裂的兩大部派。

優波離系分別說部為了確立自部是「優波離師承正統」,就必需隱覆「大天五事」造成佛教分裂的事實,並且要將毘舍離僧團(大眾部)擅行「十事非律」,造成佛教僧團論爭的事件,加以廣為宣揚的變為「佛教分裂的緣由」。這一說法,一方面可以建立自部的「律承正統地位」,二方面可以打擊擅行「十事非律」的毘舍離優波離系僧團(大眾部)。

根據優波離師承分別說系錫蘭銅鍱部傳的『島王統史』56,是將阿難系上座部分裂以後的說一切有部、犢子部及經量部,全部歸屬於分別說部。

由於分別說部的說法,除了打擊擅行「十事非律」的大眾部,建立自部的的律承地位,確立自部為「優波離師承的正統」以外,同時將主導淨化僧律、共同合作的阿難系上座部,改稱是自部的支派,自居「上座部的正統」。分別說部的說法,使得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及阿難系上座部,同稱為上座部,所以在分別說部的說法中,部派分裂就大眾部及上座部的分裂。

3.阿難系說一切有部的偽說

阿難系上座部在佛教三大部派中,不僅受到阿育王的壓制,也受到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及大眾部的共同排擠。這是因為阿難系僧團堅持「傳統經說法教」,反對優波離系僧團以自部的「部義」,公然的在傳統的「經」與「律」之外,集成「改變 佛陀教說及佛教信仰」的「阿毘達磨(論)」,使得原本正覺、樸質、務實的佛法,變得過於理想、神化及不合實際。更嚴重的事,將世俗化、道德理想化的「新聖者(菩薩)」,予以推崇為勝於佛弟子典範的「人間聖者(阿羅漢)」,使得佛教朝向世俗化、神化、形上化發展。伴隨信仰改變的是「新教義」的形成,而部派義解的「新教義」,必然會造成更深、更廣、更大的部派對立,將使得佛弟子無所適從,佛教無法團結,而日趨沒落。

阿難系上座部在教界的重重阻礙中,致力維護「正法律」的傳承,經過了約134 年的努力後,最終還是失敗了。由於阿難系僧團迦旃延尼子受到優波離系思想的影響,造成堅持「傳統經說法教」57的上座弟子,無法接受改變經說立場的迦旃延尼子學眾,使得阿難系上座部分裂為雪山部(上座弟子)、說一切有部(迦旃延尼子學眾)(參《正法之光》第七期p.15~p.20)。

已經信受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大眾部之「菩薩信仰」及「無明最後斷」的說一切有部,還有從說一切有部分化出的犢子部,自然會被分別說部視為支派了(見『島王統史』第七章)58。在此之下,出於佛滅後約250 年後,源自阿難系的說一切有部及犢子部,為了爭取阿難系的正統,並作為當時被同視為上座部的分別說部及說一切有部的主導部派,即宣稱印大陸分別說部系的化地部(彌沙塞部)、法藏部(曇無德部)、飲光部(迦葉惟部),都是出自佛滅後二百餘年說一切有部的支派(見《十八部論》59)。

說一切有部的說法,使得阿難系上座部與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同稱為上座部,所以在說一切有部的說法中,部派分裂也同樣說是大眾部及上座部的分裂。

結語

佛教部派的分裂,時間在佛滅後116 年(271~268 B.C.),緣由是毘舍離僧團的大天舉「五事異法」的論爭,佛教因而分裂為阿難系上座部、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及大眾部。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優波離系分別說部廣化於印度,再進一步的分化為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如是佛教在阿育王時代,僧團分化為兩大師承、三大部派、五大僧團。由於佛教兩大師承、三大部派的學眾,為了爭競「佛教正統」的地位,採行許多有利於推崇自部、融攝他部的偽史說法,才使得後世學人不知始末真偽,難以釐清部派分流、教說演革的真相。誤以為佛教的分裂,即是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各依學派相互爭競、對立,難以止息。

  • 1. 見《摩訶僧祇律》『明雜誦跋渠法之十一』卷第三十三:參大正藏 第22 冊 p.493.1-26 ~p.493.2-16 見《摩訶僧祇律》『明雜誦跋渠法』卷第三十三:參大正藏 第22 冊p.493.2-23~p.493.3-3
  • 2. 見『大王統史』第五章『阿育王即位』: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169-1~3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 3. 見『島王統史』第五章 學派及師資相承: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33-8 ~ p.33-9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 4. 見『大王統史』第五章:參臺灣元亨寺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187-1 ~13
  • 5. 見『島王統史』第七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53-7 ~13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見『大王統史』第五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184~187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 6. 見晉譯《阿育王傳》卷六:參大正藏 T50 p.99.3-5 ~ 8
  • 7. 見世友《十八部論》,姚秦•鳩摩羅什Kumārajīva 初譯:參大正藏T49 p.18.1-9 ~10 世友此論為公元前一世紀的作品,闡述佛滅後一百餘年(秦、陳譯本都作佛滅後116 年)至四百年期間,印度佛教分派的歷史和各部派不同的教義(即部執)。本論的作者世友,據玄奘所傳,世友是佛滅後四百餘年迦膩色迦王時人,是當時說一切有部四大家之一。此論共有三種漢譯: 一、《十八部論》一卷,鳩摩羅什初譯(西元402~410年),完本今已失佚,現行本有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分部品』長行和偈頌一段,為後人摘錄加入。 二、《部執異論》一卷,陳•真諦Paramārtha 次譯(西元548~569 年),真諦曾作《部執異論疏》十卷,今已失傳,現今只能散見於《三論玄義檢幽集》中。 三、《異部宗輪論》一卷,唐•玄奘Hsuan-Tsang 新譯(西元662 年)。
  • 8. 見阿育王『石柱法敕』之憍賞彌法敕:參臺灣元亨寺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第70 冊附錄之『阿育王刻文』之 p.63-8~11
  • 9. 見阿育王『小石柱法敕』之刪至法敕:參臺灣元亨寺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第70 冊附錄之『阿育王刻文』之 p.65-6~10
  • 10. 見阿育王『小石柱法敕』之沙如那陀法敕:參臺灣元亨寺出版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70 冊附錄之『阿育王刻文』之 p.66-5~10
  • 11. 見《舍利弗問經》:參大正藏T24 p.900.1-9 ~15 ; p.900.1-15 ~ p.900.3-1 ; p.900.2-20~p.900.3-1 ※筆者註:《舍利弗問經》是大眾部的傳誦,又名《菩薩問喻》,當中內容主要是記載戒律及部派分裂有關的事蹟。另一相仿的『文殊師利問經』則是(大乘)教派所傳,這兩部出於後世學派的典籍,當中採取的部派說法,都出於說一切有部的傳誦。從《舍利弗問經》提到的阿難系師承,見到《阿育王傳》中阿難旁傳的末田地,被改為第二師,傳法於原阿難直傳的商那和修,可見《舍利弗問經》晚於公元前一世紀的《阿育王傳》。
  • 12. 見《舍利弗問經》:參大正藏T24 p.900.3-6~10
  • 13. 見晉譯《阿育王傳》卷六:參大正藏 T50 p.126.2-7 ~10 「尊者(優波)鞠多……語提多迦言:子!佛以法付囑迦葉,迦葉以法付囑阿難,阿難以法付我和上商那和修,商那和修以法付我,我今以法付囑於汝」 阿難一系五師傳承,最早見於西晉惠帝(A.D.290~306)安法欽譯《阿育王傳》,而《阿育王傳》當中說孔雀王朝後有三惡王毀佛,可知《阿育王傳》應出於公元前一世紀末葉。印度最早的說法中,阿難並非承自大迦葉的師承,而阿難的正傳弟子為舍那婆斯Śāṇavāsi(即商那和修,又稱三浮陀Sambhūta),為第二次結集的大德。 後說一切有部傳說罽賓佛教的啟教者末田地(Madhyāntika 末闡提,指水中),為阿難晚年所收的弟子,是與商那和修同為阿難所傳,並而非傳法予商那和修。 大迦葉傳法於阿難的說法,末田地傳法於商那和修的說法,應是傳化於罽賓之說一切有部,為了強化有部是出自禪師及經師傳承的緣故,又為了抬高有部在阿難系諸部中的地位,才會將罽賓佛教的啟教者末田地(末闡提),轉說是商那和修的師長。此見罽賓地區禪師佛大先《達摩多羅禪經》,後來梁僧伽婆羅譯的《阿育王經》,因為參考《達摩多羅禪經》的說法,而對阿難系師承的傳續,有了不同於《阿育王傳》的改變。
  • 14. 見《達摩多羅禪經》:參大正藏 T15 p.301.1-7 ~ 9
  • 15. 見世友《十八部論》,姚秦•鳩摩羅什Kumārajīva 初譯:參大正藏T49 p.18.1-9 ~13 世友此論為公元前一世紀的作品,闡述佛滅後一百餘年(秦、陳譯本都作佛滅後116 年)至四百年期間,印度佛教分派的歷史和各部派不同的教義(即部執)。本論的作者世友,據玄奘所傳,世友是佛滅後四百餘年迦膩色迦王時人,是當時說一切有部四大家之一。此論共有三種漢譯: 一、《十八部論》一卷,鳩摩羅什初譯(西元402~410年),完本今已失佚,現行本有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分部品』長行和偈頌一段,為後人摘錄加入。 二、《部執異論》一卷,陳•真諦Paramārtha 次譯(西元548~569 年),真諦曾作《部執異論疏》十卷,今已失傳,現今只能散見於《三論玄義檢幽集》中。 三、《異部宗輪論》一卷,唐•玄奘Hsuan-Tsang 新譯(西元662 年)。
  • 16. 見《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九:參大正藏 第27 冊p.511.2-28 ~ p.511.3-20
  • 17. 見《部執異論》一卷:參大正藏 T49 p.20.1-17 ~ 27
  • 18. 見《付法藏因緣傳》卷六:參大正藏 T50 p.321.3-14 ~ 18 見印順《佛教史地考論》『五、罽賓滅法與師子比丘;六、彌羅崛的滅法』p.303 ~ 321 :臺灣 正聞出版社出版
  • 19. 見《蓮華面經》卷下:參大正藏 T12 p.1075.3.3-11 ~ 12
  • 20. a. b. 見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四:參大正藏 T51 p.888.2-24 ~ p.888.3-6
  • 21. 見《論事》第五品 第一~五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1冊 p.182~224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 22. 見《論事》第二品 第十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1冊 p.182~224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 23. 見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SN12.4-10 經;大正藏《雜阿含》366 及次經 見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SN35.117 經;大正藏《雜阿含》211 經 見南傳《中部》第19『雙想經』:參 漢譯南傳大藏9‧p.160-4 ; 見南傳《中部》第26『聖求經』:參南傳大藏9‧p.227-3 ;南傳《中部》第128『隨煩惱經』:參南傳12‧p.149-10 見《長阿含》卷一:參大正藏T1 p.3.3-18~21 見《增壹阿含》卷三十四之(三): 參大正藏T2 p.739.1-12~14
  • 24. 見大正藏《雜阿含》第366 及次經;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SN12.4-10 經 見大正藏《雜阿含》211 經;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SN35.117 經 見《中阿含》卷二五『念經』:參大正藏T1 p.589.1-13 ;《中阿含》卷一七『長壽王本起經』:參大正藏T1 p.536.3-19 見《中阿含》卷一八『天經』:參大正藏T1 p.539.2-20 ;《中阿含》卷五六『羅摩經』: 參大正藏T1p.776.1-26
  • 25. 見『島王統史』第七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53-7 ~13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見『大王統史』第五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184~187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 26. 參《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日譯本 附註87 ~ 89,p.376 ~377
  • 27. 見《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五百結集法藏』:參大正藏T22 p.493.1-7 ~10 「耆哆從誰聞?從尊者樹提陀娑聞。樹提陀娑從誰聞?從尊者陀娑婆羅聞。陀娑婆羅從誰聞?從尊者優波離聞。優波離從誰聞?從佛聞。」
  • 28. 見《善見律毘婆沙》『序品』卷第一:參大正藏T24 p.677.2-16 ~22 「世尊涅槃後,大德迦葉為初,諸大悲眾集閻浮利地中,誰能持?優波離為初,諸律師次第持,乃至第三大眾諸大德持,令次第說師名字:優波離、大象拘(又譯馱寫拘)、蘇那拘、悉伽符、目揵連子帝須,五人得勝煩惱。次第閻浮利地中,持律亦不斷,乃至第三一切諸律師,皆從優波離出。」
  • 29. 見阿育王『小石柱法敕』之刪至法敕:參臺灣元亨寺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第70 冊附錄之『阿育王刻文』之p.65-6~10
  • 30. 見梁•慧皎《高僧傳》卷十一:參大正藏 T49 p.403.1-9~15
  • 31. a. b. 見《大集經》卷二十二:參大正藏 T13 p.159.1-14 ~ p.159.2-2
  • 32. 見《舍利弗問經》:參大正藏T24 p.900.2-29~p.900.3-1 「從上座為名,為他俾羅也!我去世時三百年中,因於諍故,復起薩婆多部及犢子部」
  • 33. 見鳩摩羅什譯《十八部論》:大正藏 T49 p.18.1-23~26
  • 34. 見鳩摩羅什譯《十八部論》:大正藏 T49 p.18.1-29 ~ p.18.2-3
  • 35. 見吉藏『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參大正藏T70 p.465.2
    「法護(法藏的異譯),是人名。此羅漢是目連弟子,恒隨目連往天上人中。……法護既隨師遊行,隨所聞者,無不誦持。目連滅後,法護習為五藏 :一、經藏;二、律藏 ;三、論藏;四、咒藏;五、菩薩本因,名為菩薩藏也。……此部自說:勿伽羅是我大師」。
  • 36. 見《歷代三寶紀》第八卷:參大正藏T49 p.79.3-3
  • 37. 見《翻譯名義》:參大正藏T54 p.1063.2-9 ~ 12
  • 38. 見《舍利弗問經》:參大正藏T24 p.900.3-3 ~ 5
  • 39. 見《部執異論》一卷:參大正藏 T49 p.20.2-18, p.22.3-18 ~ 19
  • 40. 見《部執異論》一卷:參大正藏 T49 p.15.2-18
  • 41. 見《三論玄義》:參大正藏T45 p.9.3-25 ~ 28
  • 42. 見《四分律開宗記》卷一:參《卍續藏》第四十二冊 p.345.1-7 ~ 8 「復有蘇婆利師部(此云善歲,是迦葉遺名),次於他俾羅部,出迦葉遺部(此云飲光,飲光是姓,前善歲是名。約名別分。」 《四分律開宗記》共有二十卷。唐‧懷素(A.D. 634 ~ 707)撰,又稱《四分律疏》、《四分開宗記》。收在《卍續藏》第四十二冊。
  • 43. 見《翻梵語》:參大正藏 T54 p.998.1-14,17
  • 44. 見『島王統史』第七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53-7 ~13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 45. 亞歷山大·康寧漢爵士(Sir Alexander Cunningham, A.D.1814 年~1893 ),英國軍事工程師、和考古學家。康寧漢在1861 年創建印度考古勘探團,以發現鹿野苑、那爛陀寺、桑奇大塔等遺址而聞名於世。著作有:
    Bhilsa Topes (1854), a history of Buddhism 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1871) The Book of Indian Eras (1883) Coins of Ancient India (1891)
  • 46. 見《達磨多羅禪經》卷上:參大正藏 第15 冊 p.301.1-7~13
  • 47. 見《三論玄義》:參大正藏 T45 p.10.1-9~12
  • 48. 見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三:參大正藏 T51 p.888.1-5 ~ 19
  • 49. 見《大智度論》卷二:參大正藏 第25 冊 p.70.1-7~12 見《阿毘曇發智論》:參 大正藏 第26 冊 『發智論』分「雜蘊」、「結蘊」、「智蘊」、「業蘊」、「根蘊」、「大種蘊」、「定蘊」、「見蘊」。
  • 50. 見《阿毘曇發智論》卷十一:參 大正藏 第26 冊 p.974.2-7 ~ 8 見《阿毘曇發智論》卷十八:參 大正藏 第26 冊 p.1018.1-14 ~16 見《阿毘曇發智論》卷三:參 大正藏 第26 冊 p.929.2-15 ~ 17
  • 51. 見『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參 大正藏 第70 冊 p.463.1-24 ~ p.463.2-12
  • 52. 見《舍利弗問經》:參大正藏T24 p.900.1-9 ~15 ;p.900.1-15 ~ p.900.3-1 ; p.900.2-20~p.900.3-1 ※筆者註:《舍利弗問經》是大眾部的傳誦,又名《菩薩問喻》,當中內容主要是記載戒律及部派分裂有關的事蹟。另一相仿的『文殊師利問經』則是(大乘)教派所傳,這兩部出於後世學派的典籍,當中採取的部派說法,都出於說一切有部的傳誦。從《舍利弗問經》提到的阿難系師承,見到《阿育王傳》中阿難旁傳的末田地,被改為第二師,傳法於原阿難直傳的商那和修,可見《舍利弗問經》晚於公元前一世紀的《阿育王傳》。
  • 53. 見隨佛著《原始佛法與佛教之流變》『佛陀與阿育王之年代考證』:參《正法之光》創刊號p.10~ p.18 2010 年 7 月 原始佛教會出版
  • 54. 見《舍利弗問經》:參大正藏T24 p.900.3-6~10 「我滅度時二百年中,因於異論生,起鞞婆訶羅部(巴Pubbaseliyā, 東山住部)、盧迦尉多羅部(梵Lokottaravāda,說出世部)、拘拘羅部(巴Kukkuṭika,雞胤部)、婆收婁多柯部(巴Bahussutaka,多聞部)、缽蠟若帝婆耶那部(巴Paññattivādā,說假部)。三百年中,因諸異學,於此五部,復生摩訶提婆部。」
  • 55. 見《舍利弗問經》:參大正藏T24 p.900.2-28 ~ p.900.3-5 「從上座為名,為他俾羅也!他俾羅部,我去世時三百年中,因於諍故,復起薩婆多部及犢子部。於犢子部,復生曇摩尉多別迦部、跋陀羅耶尼部、沙摩帝部、沙那利迦部。其薩婆多部,復生彌沙塞部。目揵羅優婆提舍,起曇無屈多迦部、蘇婆利師部。他俾羅部,復生迦葉維部。」
  • 56. 見『島王統史』第七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53-7 ~13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於純粹之上座部再起分裂。(即)化地、犢子之比丘等分離為二部。……(四六)其後化地部起分二派,說一切有、法護之比丘等分離為兩部。(四七)由說一切有而飲光,由飲光而說轉,由此次第更起經說。」
  • 57. 見『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 參 大正藏 第70 冊 p.463.1-24 ~ p.463.2-12
  • 58. 見『島王統史』第七章: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5 冊 p.53-7 ~13 臺灣元亨寺 1997 出版 「於純粹之上座部再起分裂。(即)化地、犢子之比丘等分離為二部。……(四六)其後化地部起分二派,說一切有、法護之比丘等分離為兩部。(四七)由說一切有而飲光,由飲光而說轉,由此次第更起經說。」
  • 59. 見鳩摩羅什譯《十八部論》:大正藏 T49 p.18.1-29 ~ p.18.2-3 「即此三百年中,薩婆多中更生異部,名彌沙部。彌沙部中復生異部,因師主因執連,名曇無德。即此三百年中,薩婆多部中更生異部,名優梨沙,亦名迦葉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