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佛教問答──僧人、僧團的必要條件? 隨佛長老答覆

隨佛禪師

1. 出家的排除條件

依照僧律規定,六根不健全、具精神性疾病、雙性人、跨性別(同性或雙性戀者)、具嚴重傳染病,或負債未償清、犯罪未服刑畢,或曾經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壞僧團和合、出佛身血、破壞佛教、破根本四重戒、破僧人梵行,或是賊心入道(為貪求利養出家)、非人,凡是有以上的情況,皆是不可出家,排除在僧團之外。

(參考《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十誦律》卷二十一;《毗尼母經》卷一)

2. 在家五戒弟子

信仰佛教、學習佛法的在家信士,是要皈依 釋迦佛陀、四聖諦、聲聞解脫僧團、離欲解脫戒等四法,先要「皈依四法」,再終生守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大妄語、不飲酒等五戒。

當具足四法皈依,終生奉守五戒,這才算是正統的佛教在家弟子。

3. 九戒行者:準備出家者

佛教的在家弟子,可以在出家之前,先學習接近出家人的基本律規,也就是「守持九戒」。九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大妄語、不飲酒皈,加上不塗香、化裝、戴花蔓,不歌舞、觀伎、戲樂,不坐臥高廣大座,不非時食。其中,九戒的不淫欲戒,不同於五戒的不邪淫戒。

守持以上九條戒,依然是在家弟子,不是真正出家人。何以故?

許多在家弟子誤以為「不行男女淫欲、守梵行,即等同出家」,這是極偏差的看法。試想:世上不知有多少人是未結婚、無男女淫欲,其中有信異道,或無神論,這類人士有很多也是深具善根、善行。難道這些人都等同出家?絕對不是!

或有誤以為「不非時食(過午不食),即等同出家」,也是偏差的見解。試想:世上有多少人為了健康、經濟的原因,也是過午不食,或是日中一食。其中有信異道,或無神論,這類人士有很多也是深具善根、善行。難道這些人都等同出家?絕對不是!

自十三紀初,南傳佛教遭受元朝軍隊滅教以來,南傳佛教一直無有比丘尼的傳承存在。因此,自十九世紀起,南傳僧團為了回應女性出家的需求,由緬甸僧團率先採取「守九戒,剃髮、棄俗服」的變通方法,這是讓女性離俗家、居淨處、修行佛法。這是讓女性似同出家,但不接受女性出家為僧的特殊作法。

現今南傳佛教的「九戒女」,泰國稱「美姞(mae-ji)」,緬甸稱「綈拉信(thilā-shin)」,俗稱為八戒女。雖然她們是「剃髮」,但不是真正的「僧人」,所以不允許「持缽、乞食」。目前,在南傳佛教的緬甸、泰國,「八戒女」可以持淨盆的乞取「金錢的贊助」,但不許如僧人一般的「托僧缽、乞食」。

原始佛教中道僧團是承認比丘尼傳承,中道僧團包含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女。因此,中道僧團教化下的「九戒行者」,是屬於「準備出家的近學者」,不僅男、女皆有,既不侷限於「女性」,也不剃髮,淨住於道場學法,準備出家。

如是,大眾當知,「九戒行者」是在家人,不是出家僧人!

4. 出家僧人:不受取、不積蓄、不使用金錢

許多人誤以為只要「遠離夫妻關係、素食、剃髮、穿迦裟、受出家戒」,即算是出家人。若是有能力上臺講演、說開示,那就算是高僧了!這真是糊塗的看法!

如前所說,「剃髮、守持九戒」不是出家人。為何?出家的最低標準,是持十戒的沙彌、沙彌尼。這是在「守持九戒」以外,再多守持「不受取、不積蓄、不使用金錢戒」。

《五分律》卷十七:「盡壽不殺生是沙彌戒,盡壽不盜是沙彌戒,盡壽不婬是沙彌戒,盡壽不妄語是沙彌戒,盡壽不飲酒是沙彌戒,盡壽不歌舞、作倡、伎樂、不往觀聽是沙彌戒,盡壽不著華、香塗身是沙彌戒,盡壽不坐臥高大床上是沙彌戒,盡壽不受畜金銀及錢是沙彌戒,盡壽不過時食是沙彌戒,是為沙彌十戒。」

簡要的說,在家、出家的根本差別,主要是針對「金錢」的態度及作法。不論是守持五戒、八戒、九戒,也不論是剃髮或不剃髮,只要是受取、積蓄、使用金錢,即是在家人;若是守持「九戒」以外,另再奉守「不受取、不積蓄、不使用金錢戒」,即是出家人最初基礎的沙彌、沙彌尼了。

除了「十戒」以外,依據《銅鍱律》的規定,完全合格的僧人,比丘是要具足守持227條戒,比丘尼則要具足守持311條尼戒。

各部派律本的規定如下:

  • (1) 毘舍離僧團傳《摩訶僧祇律》的比丘戒有218戒,比丘尼戒有277戒。
  • (2) 摩偷羅僧團傳《十誦律》的比丘戒有257戒,比丘尼戒有355戒。
  • (3) 化地部傳《五分律》的比丘戒有251戒,比丘尼戒有380戒。
  • (4) 法藏部《四分律》的比丘戒有250戒,比丘尼戒有348戒。
  • (5) 銅鍱部傳《巴利戒本》的比丘戒有227戒,比丘尼戒有311戒。
  • (6) 銅鍱部傳《善見律毗婆沙》的比丘戒有225戒,比丘尼戒有311戒。
  • (7) 說一切有部傳《西藏戒本》的比丘戒有257戒,比丘尼戒有371戒
  •  

5. 依經、依律,奉行「僧眾一體,甘苦與共」的僧團原則

在經法、僧律的內涵中,「緣起」是佛教的認識論,依照「緣起」確立「度苦、解脫」的修證次第──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並建立起解脫的有效方法──八正道。

此外,佛教也是依據「緣起」的生活智慧,遠離「自我、自主」的偏差心態,開展出「僧眾一體,甘苦與共」的僧團原則。

出家人的最基礎條件,除了具足「十戒」以外,最重要的要素是「同甘共苦」的僧團意識了。例如: 釋迦佛陀制定的僧律,規定僧人必須「不受持金錢」與「不別眾食」。

當做僧人之初始,僧人即必須遵守「自己不可受持金錢,也不可令人為自己收持金錢,或動念受持金錢」。

《五分律》卷五:「(捨墮法三十)若比丘自捉金銀及錢,若使人捉,若發心受,尼薩耆波逸提。」

此外,僧人在「無有金錢」的情況下,一切生活日用的取得,不僅要藉由「在家信士護持」的途徑以外,更要遵守「僧團共享,不可獨受」的準則,「不別眾食」即是代表性的律戒之一。

《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六念法……五者,當念不別眾食。……若比丘別眾食,除餘時,波夜提。餘時者,病時、衣時、行時、船上時、大眾會時、外道施食時。(波夜提之四十)」

《十誦律》卷十三:「若比丘別眾食,波逸提,除因緣。因緣者,病時、作衣時、道行時、船行時、大眾集時、沙門請時。沙門者,名阿耆維尼揵子老弟子,略說除佛五眾,餘出家人皆名沙門。(波逸提之三十六)」

《五分律》卷二十二:「若於界內別請四人已上,名別眾食,若次請不犯。……若請僧應二眾食,比丘及沙彌。若請二部僧應五眾食,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五分戒本(亦名彌沙塞戒本)》:「若比丘別眾食,波夜提,除因緣。(波夜提之三十六)。」

《四分律》卷十四:「若比丘別眾食,除餘時,波逸提。餘時者,病時、作衣時、施衣時、道行時、乘船時、大眾集時、沙門施食時,此是時。(比丘戒 波逸提之三十三)」

《四分律》卷二十四:「若比丘尼別眾食,除餘時,波逸提。餘時者,病時、作衣時、若施衣時、行道時、船上時、大會時、沙門施食時,此是時。(比丘尼戒 波逸提之二十二)」

僧律的目的,是要僧人養成「僧眾一體,甘苦與共」的群體意識,目的是要「確立團結、和合的僧人集團」。因此,佛教一直強調「破僧團和合」,是重大逆罪之一。

《摩訶僧祇律》卷七:「汝莫破和合僧,破和合僧者,是大惡事,是重罪,墮惡道入泥犁中,經劫受罪。」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二:「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五重罪,此是五逆罪。」

自古以來,佛教一直有僧人抱持不當的觀念,誤認為出家為僧是自己的事,修行也是自己個人的事,僧人修行的效果是由自己負責。

在這類的錯誤心態下,有不少的僧人,一直抱持著自己獨修的想法,或是在僧團學習一段時間以後,自行別立道場與僧團。這是悖離「和合僧」的僧團精神,不合「無我」的心境,反而是呼應「自我、自主」的個人主義,回歸在家人的俗心俗情。

千百年來,佛教僧團是不停的分裂,除了「教法分歧,見解不同」的原因以外,其實最大、最普遍的因素,是僧人將「學習佛法」當作專業訓練,把「出家為僧」當做「發展自我之利益」的途徑與手段。可悲!

簡要的說,每一位出家的僧人,無論出家的資歷與身份,都要有「僧眾一體,甘苦與共」的群體意識,必須要遠離「個體習慣與利益」的自由心態。這是 釋迦佛陀對僧團弟子的重要教誡,也是「確立僧團」的根本要素,更是僧律的核心精神。

釋迦佛陀在世時,一直強調「佛在僧數」,即是告誡僧俗弟子,縱使是 釋迦佛陀本身,也是僧團的成員,依然必須奉行「僧眾一體,甘苦與共」的僧團原則。

《五分律》卷二十:「告諸離車:『世有五寶甚為難遇,一者諸佛世尊,二者善說佛所說法,三者聞法善解,四者如聞能行,五者不忘小恩。』……我修此園本欲為福,今奉世尊,願垂納受。佛言:『可以施僧,得大果報。……但以施僧,我在僧數。』」

然而,出自公元前半世紀的新教派──大乘,卻改造 釋迦佛陀的教誨,編造出「佛不在僧數」的異說,這是否定「僧眾一體」的偏差見解。不值得信!

(大乘)《優婆塞戒經》卷五:「若有說言佛入僧數,是義不然。」

冷靜的深思:

僧人受取、積蓄、使用金錢,還像是出俗修行的僧人嗎?

僧人受取、積蓄、使用金錢,不正是促使僧人各擁錢財、爭奪利益、各自獨立、各行其是的重要原因嗎?

僧人各擁利益,各自獨立、各行其是的作為,不正是破壞「僧眾一體,甘苦與共」的和合僧團嗎?僧團不會因此而分裂嗎?這不是如同在家人般的追逐「自我、自主」的利益嗎?

因此,自中道僧團建立以來,即嚴格的實踐「不受取、不積蓄、不使用金錢」的僧律,更不許中道僧團的僧人有「別眾營私」的行為,堅持「僧眾一體,甘苦與共」的僧團原則。

 

釋迦佛陀正覺後2452年 (西元2020)

 

原始佛教 中道僧團現有僧人,如下:

一、比丘僧團:Bhikkhu Saṅgha

  1. 隨佛長老(Ven. Vūpasama Thera):中道僧團導師
  2. 度明比丘(Bhikkhu Dhammadisā):1959生/2010出家,高中畢
  3. 生諦比丘(Bhikkhu Bodhidīpa):1977生/2012出家,專科畢
  4. 正啟比丘(Bhikkhu Pabodhana):1988生/2017出家,藥學博士
  5. 正律比丘(Bhikkhu Saddhammakūla):1986生/2017出家,化學博士
  6. 覺應比丘(Bhikkhu Maggadesaka):1989生/2018出家,大學畢
  7. 菩德比丘(Bhikkhu Buddhicarita):1983生/2019出家,佛學院

二、比丘尼團:Bhikkhunī Saṅgha

  1. 道一尊尼(Bhikkhunī Tissarā):1968生/1998出家,專科畢
  2. 諦如比丘尼(Bhikkhunī Dhammacārī):1970生/2000出家,佛研畢
  3. 諦嚴比丘尼(Bhikkhunī Ñāṅavatī):1968生/2001出家,大學畢
  4. 明證比丘尼(Bhikkhunī Vimokha):1982生/2005出家,大學畢
  5. 覺儼比丘尼(Bhikkhunī Dhīradīpa):1977生/2018出家,佛學院畢
  6. 覺信比丘尼(Bhikkhunī Desanādīpa):1972生/2018出家,佛學院畢
  7. 覺力比丘尼(Bhikkhunī Dippanakula):1968生/2018出家,佛學院畢(2020歿)

三、沙彌尼:

  1. 菩智沙彌尼(Sāmaṇerī Bodhipabhā):1987生/2019出家,大學畢
  2. 菩覺沙彌尼(Sāmaṇerī Bodhetu):1994生/2019出家,大學畢

四、九戒行者

  1. 法辰:1944生/1995受九戒,小學
  2. 法集:1943生/2010受九戒,專科(2014歿)
  3. 法曇:1945生/2012受九戒,高中
  4. 法香:1960生/2012受九戒,高中
  5. 法心:1987生/2016受九戒,碩士
  6. 正節:1970生/2016受九戒,碩士
  7. 開源:1989生/2017受九戒,專科畢
  8. 傳延:1982生/2017受九戒,大學畢
  9. 開江:1961生/2019受九戒,醫學博士
  10. 法海:1960生/2020受九戒,高職畢(2020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