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識住名色為識食,又名有,令未來世六根生。

節錄自 隨佛法師之《相應菩提道次第》
第四章 「老病死」之緣由與滅盡 第三節 生死輪迴之集與滅
第四品 識住於名色之緣,則有未來世六根生
第三目 識住名色為識食,又名有,令未來世六根生

1-4-3-4.3.1 因無明、愛、取(行),故識住於名色之緣,此為識食,又名有,緣有故有未來世六入生

SĀ372《相應阿含》372 經; S12.12《相應部》因緣相應12 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時有比丘,名曰頗求那,住佛後扇佛。白佛言:「世尊!誰食此識」?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食識者,我若言有食識者,汝應作是問。我說識是食,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頗求那復問:「為誰觸」?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觸者,我若言有觸者,汝應作是問為誰觸。汝應如是問;何因緣故生觸?我應如是答: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復問:「為誰受」?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應問為誰受。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受?我應如是答:觸緣故有受,受緣愛」。復問:「世尊!為誰愛」?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愛者,我若說言有愛者,汝應作是問,為誰愛。汝應問言:何緣故有愛?我應如是答:緣受故有愛,愛緣取」。復問:「世尊!為誰取」?佛告頗求那:「我不說言有取者,我若說言有取者,汝應問言為誰取。汝應問言:何緣故有取?我應答言:愛緣故有取,取緣有」。復問:「世尊!為誰有」?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有者,我若說有有者,汝應問言為誰有。汝今應問:何緣故有有?我應答言:緣取故有有,能招當來有觸生,是名有。

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謂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 ,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KijXpnqrT.png

古老經說~大正藏《相應阿含》372 經 白話摘要

中道僧團

我曾經聽過  佛陀這麼說:有一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比丘們:「有四種食,可以資養利益眾生,使得眾生得以安住於世間,攝受生長滋養。什麼是這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那時有一位比丘,名叫頗求那,站在 佛陀身後為 佛陀搧風,他稟告 佛陀說:「世尊!誰食用識?」佛陀告訴頗求那:「我沒說誰食用識,假使我說誰食用識,你才應該這麼問。我說:識是食,你應該問說:什麼因緣故而有識食?我則回答說:能夠招致未來的有身1令其相續生起,有了有身故而有六處2,緣六處而有觸。」頗求那又問:「是誰有觸?」佛陀告訴頗求那:「我沒說誰有觸,假使我說誰有觸,你才應該問是誰有觸。你應該這麼問:什麼因緣故而生起觸?我應該這麼回答: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感受。」頗求那又問:「是誰有感受?」佛陀告訴頗求那:「我沒說誰有感受,假使我說誰有感受,你才應該問是誰有感受。你應該問說:什麼因緣故而有感受?我應該這麼回答:緣觸故而有感受,緣感受故而有貪愛。」頗求那又問:「世尊!是誰有貪愛?」佛陀告訴頗求那:「我沒說誰有貪愛,假使我說誰有貪愛,你才應該這麼問:是誰有貪愛。你應該問說:什麼因緣故而有貪愛?我應該這麼回答:緣感受故而有貪愛,緣貪愛故而有取著。」頗求那又問:「世尊!是誰有取著?」佛陀告訴頗求那:「我沒說誰有取著,假使我說誰有取著,你才應該問說:是誰有取著。你應該問說:什麼因緣故而有取著?我應該回答說:緣貪愛故而有取著,緣取著故而有這有身。」頗求那又問:「世尊!是誰有這有身?」佛陀告訴頗求那:「我沒說誰有這有身,假使我說誰有這有身,你才應該問說:是誰有這有身。你現在應該問:什麼因緣故而有這有身?我應該回答說:緣取著故而有這有身,能夠招致未來有身的觸生起,這就稱為有身。」

緣有身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感受,緣感受而有貪愛,緣貪愛而有取著,緣取著而有有身,緣有身而有未來生,緣未來生而有老病死,並且有憂、悲、惱的痛苦,這些純然大苦的結聚就會集起。六處滅盡則有觸的滅盡,觸滅盡則有感受的滅盡,感受滅盡則有貪愛的滅盡,貪愛滅盡則有取著的滅盡,取著滅盡則有有身的滅盡,有身滅盡則有未來生的滅盡,未來生滅盡則有老病死的滅盡,並且憂、悲、惱的痛苦也會滅盡,這些純然大苦的結聚就會滅盡。」

佛陀說完本經後,比丘們聽聞  佛陀的教導,歡喜的遵奉教誨去修行。

[註1]《相應阿含》第71經:「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
[註2]譯文刪除「六入處」的「入」,原因請參見《正法之光》第45期第10頁〈部派經說傳誦的演變–16:7-1-2-2-6-1. 名色緣六處之原義〉:「入於名色」的文句應當是後世部派佛教的增新。此句表達出部派佛教的「入胎」與「結生」的部派見解,認為「入胎」時,過去行緣生現在識的結生,並且「當識結生後,六根俱足前,即是名色(羯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缽羅奢佉)」。
KijXpnqrT.png

古老經說~大正藏《相應阿含》372 經 讀後感言

Bhikkhu Aticca

佛陀以四種食的法義簡要的解說身心生命流轉的機制。身為侍者的頗求那比丘卻提問是誰在食用識,佛陀於是指出識食是導致未來生的有身的緣由,而每一生的起始處則是六處,因此明確的指出輪迴是以「六處」為分位,接著以因緣法教導禪觀者如何從六處的現實經驗去觀察這個機制:從六觸緣生受陰、想陰、行陰,凡夫的取著與渴貪又造成下一生的有身生起的緣由,接著又有老、病、死的一生過程,以及有憂、悲、惱的苦。

佛陀在開示因緣法時,這位侍者為什麼一直要插話提出疑問,並質疑有個本體在主導身心生命的過程?他的認知應該受到奧義書哲學極大的影響,因此有著很強的「我」見。奧義書哲學有「識就是梵、識就是生主」的概念,主張有一個常存的神我,形成以神識為分位的生死輪迴觀。另外,除了固執於己見,他似乎並沒認真的實踐佛陀的教導,依循因緣法去如實觀察現實,獲得親身的體驗。雖然做了 佛陀的侍者,他卻習慣於一直從「我」見出發,以原有的思維模式去理解因緣法。最後由於無法在正法當中獲得內心的平安而捨戒還俗,這在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第32 經中,伽拉羅剎利比丘在拜見尊者舍利弗時,便提起頗求那比丘的往事。

一般人在修習因緣觀的時候,假如沒有把過往的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先擱置在一旁,又以自己習以為常的思維方式或個人的想法來做詮釋,就會難以度越既有的認知模式與情感反應,如是將看不到實際的現實;應從不同的面向實際的觀察現實,看到現實的機制是在多面的影響中的呈現,只有輾轉緣生的系統,而看不到一個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