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正覺後2456年/西元2024年

緣起八正道與悲智相應一致

緣起八正道與悲智相應一致

內在成長
隨佛禪師

在當今的社會中,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其實皆很不容易。例如,今天別人請你幫忙,你很慷慨地幫助對方,那是你的修為與修養;他日你請別人幫忙,卻不見得能遇到像你一樣願意幫助別人的人。

有句話說:「世間有二難——登天難,求人更難。」我們要明白,以善良的胸懷去助人是可以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有智慧做出正確的抉擇,並且精進的依著抉擇去實踐,不能放逸,如此,我們才有能力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以及有足夠的能力去幫別人。只有「好心腸」或「是個好人」,這是不夠的;因為這樣不足以幫自己,更不可能幫別人,甚至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很悲慘!

所以佛教強調智慧與慈悲,菩薩道則說是悲智雙運,相對來說,原始佛法講得比較完整,就是行正道。正道有八正道,八正道的正念、正見就是智慧,正志就是做出抉擇,正勤就是做出精進的努力,並依此表現在自他之間的互動就是正語、正行、正命。「悲智雙運」只是個概念,原始佛法講的八正道其實比悲智雙運更務實與實際。

慈悲在哪裡?就在正命裏面。為什麼可以正命?因為前提已具足了正念、正見,與正志、正勤、正語、正行,如果沒這些,如何離貪愛與瞋厭?不能離貪愛與瞋厭,在自他之間,如何慈念利他、悲念拔苦?不能離貪愛與瞋厭的正命也不會有慈悲,因為那樣的慈悲沒有「根」。

所以,大乘菩薩道說悲智雙運,不如原始佛法講「八正道俱行」來得務實與實際,因為菩薩道的慈悲沒有「根」。它的根是什麼?智慧!它的智慧是什麼?「空如幻、唯識現、唯心造」,這些都是否定現實。

如果你的智慧是南傳的「無常、苦、無我」,或是大乘三系的「空如幻、唯識現、唯心造」,這些認識論都是在否定現實。若依此認識論的智慧所開展出來的關懷生命,就會呈現出兩個問題:第一、 不能邏輯自洽。因為這樣的認知已經否定現實,認為現實是要厭離的,或是空如幻不可得的,為什麼又要關懷生命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若要符合那樣的智慧,就不需要去關懷生命,因為沒必要。

第二、不關懷生命則會被社會排斥。為了避免被社會排斥而生存不下去,所以就必須要關懷生命,或者叫慈悲,那要怎麼做呢?只好靠發願!知見是否定現實的,而關懷生命卻與你的智慧、認知不相應,所以你的關懷生命勢必要強行發願。

當發願的時候,又有兩個問題:一、如果不發願,與你的智慧相應,就變成聲聞,二乘人,小乘人。二、如果不與你的智慧相應,硬要發願,那就變成大乘。也就是不發願的能夠與智慧、邏輯自洽;發願的不能跟智慧、邏輯自洽但可以被社會所接受。那麼,你會怎麼做?還是要發願啊!發願雖與認知是相互矛盾的,但卻被社會接受。

如此就會陷入一個死胡同,因為你對生命要關懷、要慈悲,但是你的認知是「南傳的無常、苦、無我,必須厭離五陰」;或者你的認知是「一切空如幻、不可得」,或「唯假名、唯識現、唯心造」,然而你的關懷生命、你的慈悲卻是與你的智慧不相應!

當前佛教這兩個問題不但違反前提且相互矛盾,而正統佛法的的八正道則是次第性、完整性與一致性的。因為正念是緣起,正見是緣生,而不是無常、苦、空、無我,或是如夢如幻、唯識、唯心;正語、正行、正命的自、他之間,是依著緣起、緣生法的準則在進行,如此才能務實與實際的離貪、厭。

離什麼樣的貪、厭?離自我、我所、有常的貪愛,與離非我、非我所、無常的瞋厭。離這兩個貪愛與瞋厭,才能斷煩惱,才能不會因貪愛是我、我所、有常,因求之不得而生瞋厭。如此,才能離貪不瞋、慈念利他;瞋念不起,所以無害,才能悲念拔苦,而慈悲俱行,這樣你的慈悲是有根的,在現實當中才能應用的。

原始佛法所教導的: 依緣起的正念,緣生的正見,所開展的八正道,才是智慧與慈悲相應一致的,並且它的次第分明,能夠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靈活應用。

 

※本文由書記組整理自2022年11月15日隨佛禪師於內覺禪林對僧眾開示的部分內容。